大讼师(389)

  “知道了,知道了。”桂王凑着太后坐着,钱嬷嬷泡了参茶来,“王爷一口气喝了,多少补一点。”

  桂王捏着鼻子,“嬷嬷喝,我身强力壮,哪用这些。”

  “你也真是,他年轻人哪用参茶,回头喝出内火来,又没个女人照顾的。”太后说钱嬷嬷。

  钱嬷嬷点头,劝道:“王爷,要不……”

  “打住!”桂王道:“我饿了,弄点吃的吧。”

  太后就哭,“我这小儿子的孙子……怕是死前也抱不上了。”

  桂王嘴角抖了抖,假装没听见。

  千里之外,杜九言和窦荣兴到了宝庆,郭夫人带着马玉娘的两个女儿和女婿等在城门口。

  马玉娘的长女李明珠,女婿樊安益,次女李明兰,女婿姚启新,并着两家的丫鬟婆子,浩浩荡荡。

  郭夫人介绍了四个人,杜九言打量了李氏的两位姐妹,两姐妹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容貌都与李执很像,但虽生的清秀,可看上去过于文静贤淑,尤其是看人时的目光有些瑟缩,倒不像是殷实人家养出来的闺秀。

  “杜先生。”李明珠很惊讶大名鼎鼎的三尺堂杜九言,原来年纪这么小,“劳您辛苦了。”

  杜九言拱了拱手。

  一行人去了李明珠的婆家。

  马玉娘找女婿显然是费了心思的,樊安益举人考中后,连考了两次春闱,皆名落孙山,士气大减后就专心在家中打理两个铺子的买卖。

  李明珠公婆都已去世多年,两个姑姐早就嫁人成家,所以李明珠一嫁过去就当家做主,和樊安益两个人过小日子。

  上了茶,樊安益拿了自己的诉状给杜九言,“这是今早起来写的,杜先生您看看。”

  杜九言细细看了一遍,抬头问樊安益,“那位被汤烫死的妈妈,可入葬了?”

  “葬了,衙门说用不着,我们事出第三天就将入土了。”樊安益道。

  杜九言道:“衙门里,你们可有认识的人?”

  “我……我有。”姚启新起身,道:“我有位苗姓同窗在县衙做代笔书吏。”

  杜九言颔首道:“那就请他帮忙通禀一声。”

  ------题外话------

  我们太后娘娘好想要小儿子的孙子!

  第192章 人生抉择(二)

  “好、好,我这就去找我同窗。”姚启新说着就跑了出去,一路到县衙请了苗书吏,两人年岁都在二十七八,都是中了秀才便止步了。

  姚启新家境略好些,苗书吏则没有办法,投身了杂役,弃了科考养家糊口。

  “……你们请了讼师?可是案子已经送去刑部过审。你们再要求翻案复审,几乎无望。”苗书吏道。

  姚启新点头,道:“内子和姨姐成日哭啼,为母抱不平,如今有讼师原意接讼案,我们怎么也要试一试。”

  苗书吏好奇地问道:“请的哪里的讼师,不会是骗你们钱的吧。”

  “杜九言!”姚启新道。

  苗书吏一脸惊讶,“就是刚刚辩严长田杀花娘案的杜九言?”说着有些激动,“她打过的讼案我们都看过,每一桩都特别精彩。”

  姚启新对能请到杜九言也感到幸运。苗书吏想了想,又泄气道:“但是她来也没有用,就算是有罪辩护,也减轻不了罪刑的。”

  “性质太恶劣了。你没看到贺成的判词,看到了你就会明白,想要翻案有多难。”苗书吏叹气。

  堂审那天姚启新去听了,所以他多少也能猜到一些,便道:“不管如何,还要帮托苗兄通报引荐一番。”

  衙门有人好办事,就算是正常办公事,你塞了银子也不一定就能立刻办,就算是如同杜九言这样的讼师,不熟悉的地方,也是一样的。

  “好,一会儿你来的时候,直接进去找我,我会和门房打招呼。”

  两人说话,姚启新回家去了,但一家人已经离开了,他又匆匆赶到李府。

  “说好了,一会儿我直接将状纸送过去就好了。”姚启新看着杜九言,道:“他……他说贺成的判词写的很尖锐,可见对此案很反感,若要翻案,杜先生您……您恐怕要多做一些准备。”

  “好!”杜九言道:“辛苦你了。”

  姚启新摆着手,说不会。他有些紧张,可转过来一想,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他比杜九言大好几岁呢,怎么就紧张了呢。

莫风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