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零年代+番外(417)

  “你捐多少?”韩檬小声问许清嘉。

  许清嘉翻了翻书包,翻出两块八毛:“就这些了。”

  就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不少人有意无意的在看她,一来她是学习委员;二来她家境尚可这一点知道的人不少,一个学期下来,不是太迟钝的都能把同班同学的情况猜个七七八八;三来大伙记性好,都记着他们家和霍家的恩怨,等着看她的反应。

  人言可畏,况且人死如灯灭,那一家子也怪可怜的,多多少少尽点人道主义吧。

  身为英语课代表的韩檬摸出两块:“那我捐两块。”

  十几分钟后,归总了一算,五十个学生,凑了五十二块七毛五分。

  蒋老师一看很是不少了,又看了看名单,捐的多的都是家境尚可的,开学填过家庭情况表,看穿戴也看得出来,没人打肿脸充胖子,故而松了一口气。

  再看看班长后面的十元,蒋老师心里苦笑,学生都捐十块,她这个当老师的待会儿可不能捐少了,要不还不得被人嚼舌头。

  把钱锁在办公桌抽屉里,蒋老师让班长帮着她把寒假作业抱到教室,一边发作业一边嘱咐他们寒假注意安全,又老生常谈:“再过一年半,你们就要高考了,去年187万考生,录取32万,录取率17%,你们自己掂量掂量,这个寒假该怎么过。”当然这个录取率在他们学校可以多几十个百分点,他们京大附中是首都最好的重点高中之一,一半学生从初中部直升上来,另一半则是各个初中的佼佼者。

  底下一片呜呼哀哉,身在重点班,一只脚已经进了大学,可谁不想去好大学啊。

  念完紧箍咒,蒋老师乐呵呵地宣布放假,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

  许清嘉和韩檬背着颇有分量的寒假作业离开教室,在楼梯上遇见了潘永年,旁边跟着眼眶泛红的霍竹菊。

  许清嘉和韩檬异口同声:“潘老师好!”潘永年是高二年级组长,也教他们班语文。在报刊和杂志上都发表过文章,在学校内小有名气。

  潘永年朝她们点了点头。

  许清嘉和韩檬便往边上让了让,让他们先走。不经意间,许清嘉对上霍竹菊的视线,脸色一沉。

  她在霍竹菊眼里捕捉到了一闪而逝的怨恨,简直莫名其妙,她怨什么恨什么?

  许清嘉瞬间觉得自己那两块钱喂了狗,她能不能去要回来?

  ~

  因为正月十二是老太太六十大寿,所以今年她们离京特别晚,就是为了能晚回来一点,再长秦慧如也不好意思向领导开口。

  抵达三家村那天是腊月二十八,没有到自己家歇息一下,一家人径直去老屋。许向国回来了,他去年十二月份出狱的,提前了两个月。

  纵然再恨这个儿子不争气,孙秀花见了许向国爷俩也忍不住湿了眼眶。出来没多久许向国就把许家全从千湖市接了回来。

  “大伯。”许清嘉愣了下,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衰老干瘦的人是许向国。

  许向国如今也不过四十出头,可看起来却像是五十来岁。

  当年,他比小了他五岁的许向党都显得年轻,这会儿两人就像掉了个个,甚至差距更大。

  许向党生活富足,心情愉悦,这几年不用再下地干力气活,愣是越活越年轻了。

  尤其是周翠翠在多方求医之下已有四个月的身孕,怀相稳定,许向党更是满面红光,精神焕发。兄弟们都至少有两个孩子,就他只有一个许家宝,他一直都想着再要一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孩,儿女双全,老四的嘉嘉多好,乖巧又贴心。

  虽然去年九月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十二月写入宪法。但是目前这个阶段主要是城镇居民管控严格,敢怀孕就得丢铁饭碗,这边农村还不大管这个,到时候去交点罚款就行。

  许向国和许向军与许向华就更没法比了,这两个,一个仕途坦荡,步步高升,另一个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正处于事业黄金期,皆是意气风发许家阳也乖巧喊人,许清嘉都不敢认,他就更加了,许向国进去的时候他才五岁,实际三周岁半。

  许向国似感慨又似追忆:“嘉嘉和阳阳都这么大了。”

  许清嘉便状似腼腆地笑了笑,看他语气神态挺平和。若是被监狱改造好了,倒是一大好事。

  许家阳望着许向国身后的许家全,想了下,唤了一声:“全子哥。”

  许向国推了推身后的许家全:“还不跟你姐姐弟弟打招呼。”

缓归矣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