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传奇天师(501)

小天师也感兴趣了。

打开盒子之后,是用红布包裹着的一个小包袱,打开红布之后,是用的明黄色绸缎包裹,再打开明黄色绸缎,这才露出里面的真容:在一个金黄色的天鹅绒布之中,躺着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玉圭。

羊脂白玉打造而成,上面却用非常精细的刀工,雕刻着七星连珠的图案。

玉圭扁圆,中间掏空有缝隙,四壁光滑,泛着清亮的柔和宝光。

“这是七星连珠玉圭,明朝时期的东西,据说是洪武大帝赐给武当山老神仙三丰祖师爷的,可惜,他与永乐大帝两代帝王,都没能找到他老人家的踪迹,这赏赐,也就无法送到他老人家的手上了。”杜伟刚将东西轻轻地放到了茶几上:“您看看,如何?”

“天降祥瑞,紫气东来,七星连珠现实,预示着人间喜获丰年,普天之下欣欣向荣,在古代,是需要共庆这百年难得的盛况,君王要着吉服祭天的,因为七星连珠乃是罕见的天象,大约每隔七十七年现世一次。”小天师都没敢去摸一下那玉圭:“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

“不错,这的确曾经是一件镇器。”杜伟刚心里惊讶于小天师对于这些东西的态度,身为一个百年当铺的继承人,他也是眼光犀利而独到的,不然怎么处理那些当品?

可是他都没有小天师知道的这么多,这么全面。

“《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一般周代墓中常有发现。”小天师道:“而你这个乃是镇圭的格局,应该是一件镇器。因为北斗七星主杀,不能作为祥和的礼器之用。”

“这东西还分这么多种?”独孤浩炎也是如此:“我以为都一样呢!”

在他看来,只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而且玉圭存世的时间很短暂,周朝之后就很少用的上了,除非是祭典的时候,穿着大礼服,拿着这个好看。

实用价值一点都没有,以至于后来就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不一样的,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周代的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长十几厘米,由软玉制成,方便刻痕,书写等等,因为那个时候用的都是刻刀,根本没有笔。战国时期出土的圭数量较多,其中不少是石制的,玉制的都是大臣才有资格用。圭身宽窄大小不一,现今所见的均为光素面。曾经在山西侯马盟誓遗址所出的盟书,均书写于不规则的石圭上。直至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状,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成为了一种礼器,实用性已经消失了。”小天师道:“周朝的时候,周天子为便于统治,命令诸侯定期朝觐,以便禀承周王室的旨意。为表示他们身份等级的高低,周天子赐给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是玉圭,通过不同尺寸的圭,显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级;同时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称如珍圭、谷圭、琬圭、琰圭等,也显示了周室安邦理国的信念。”

“还有这些说法?”就连杜伟刚都有些吃惊了。

“当然,像是珍圭,就是用来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谷圭的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琬圭的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的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小天师叹了口气:“整个道教里,有玉圭的的确很少,现存的玉圭只有一家有,那就是茅山道观。”

“是,就因为这个我才送您这份礼物。”杜伟刚道:“据说茅山道观在宋徽宗年间,被赐予八件玉制珍宝,可惜,宋朝重文轻武,最终灭亡了,在靖康之难后,茅山道观屡遭战乱破坏,徽宗所赐的八件珍宝,其中四件不知在何年代失落,另四件尚存,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呵砚。”

他因为家中有当铺么,有不少人委托他寻找一些东西,有一位大师,是茅山派传人,同时也委托他寻找另外四件遗失的珍宝。

他才知道这段宋朝时期的往事。

“呵呵,这玉圭啊,又叫烧香筒,形状上尖下方,色泽莹润。据说茅山道观的玉圭有一奇特之处,就是它的颜色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春秋二季,玉圭表面还会”出汗”。玉圭本是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活动时用的礼器,宋徽宗把它特赐予茅山,以示尊重。因此,历来茅山道观在举行重大道场礼仪活动时,都使用它。”小天师道:“我见过好几次,不过这个跟那个是不能比。”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