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54)

作者:易蝣 阅读记录

云舒歌拿过小瓶,仔细看去,这是一只半透明的琉璃青瓶,细颈圆腹,颇为别致,只是瓶腹中好似有一团蠕蠕游动交结缠绕的细物,虽然看不真切,却依旧让人不由得脊背发寒。

逸清尘继续说道:“殿下可听说过尺蠖九蛰?”

“夫子说的可是一种蛊虫?”

逸清尘微微颔首。

云舒歌继续道:“传闻北俱芦洲有一个神秘的苦辛部落,其族人善制蛊毒,其中一种便是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尺蠖虫密封于一个坛罐之中,并将其藏于九丈冰潭之下,待九九八十一日后再开封启坛,此时坛中仅余九条尺蠖毒王。”

说到这里,云舒歌突然心头一惊,从怀中取出一颗夜明珠,将琉璃青瓶放置其上,瞬时,那瓶中细物清晰可辨,“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尺蠖九蛰?”

众人无不啧啧称叹,逸清尘亦赞叹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殿下博学广识,远在常人之上,真乃中扈国之大幸。”

“逸夫子过奖了。”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云舒歌早已习惯了这些潮水般的恭维和赞誉,随意敷衍了一句谦让之词,便重新步入正题,“难不成姬怀瑾之死竟与此蛊物有关?”

“殿下所料不差,此蛊物正是老夫从怀瑾殿下的体内逼迫出来的。凡是中了此蛊,毒发之时便如癫症发作,而且绝无生还的可能。”

“那夫子可知姬怀瑾是何时中的蛊毒?”

“尺蠖九蛰之所以被称为蛊中之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毒性猛烈,还因为此蛊可潜藏于宿主体内数年之久,下蛊之人可随意操控毒发之时,所以老夫也无从知晓怀瑾殿下是何时被下的蛊毒。不过……”

一个不过潜藏了太多的含义,声音却也由此戛然而止。

“不过姬怀瑾生前与魏宣仪吵了一架,两人的言辞还颇为激烈,而且魏宣仪为人骄横霸道,任意一个明眼人看去,这位西牛国的太子都无疑会成为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云舒歌接着逸清尘的话继续说道,一颗夜明珠又放回了怀中。

裘天机轻叹一声道:“但是宣仪太子身份尊贵,姑且不问他是不是那个下蛊之人,如果冒然拿他审问,必定会引起西牛国的不满。一个东胜国就已经够麻烦的了,若再加上一个西牛国,岂不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所以两位夫子可有什么高见?”

此时发生的若单单只是一条命案,倒也容易解决。可是一旦牵涉到政治上的纷繁复杂,云舒歌一时也没了主意。

逸清尘道:“此事关系实在太大,依老夫之愚见,殿下不如与老夫一同先回昊京面见陛下,请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商议后再做行动。”

“那姬怀瑾呢?”

“当然是一同带回昊京。不过请殿下放心,我已将金玉露放入怀瑾殿下的元鼎之中,可保其遗体三个月内不腐不败。”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夫子准备何时动身?”

“事不宜迟,我已命人备好马车,现在便可动身。”

“好,那便依夫子所言,即刻动身。”

……

此时馆医帐外已经备好了马车恭候多时,云舒歌和逸清尘出了营帐,又命人将姬怀瑾的遗体安置在马车上,带着十几名馆卫,简车轻骑便要策马扬鞭。

突然,云舒歌好似想起了什么,找来一个侍从交待道:“替我传话给南瞻国的曳白殿下,就说我这几日不能陪他射猎了,请他务必照顾好墨团,切莫让别人看了去。”

虽说是几日,可是云舒歌心里清楚,他们这一别,怕是要等上很久才能再见了。

侍从领命后便匆然离开。

云舒歌这才长喝一声,一行人轻车熟路,绝尘而去……

☆、送棺

东方的天际已经泛起几抹叠山般的彩晕。金钩如玉,晨星如钻,透过单薄的云纱依旧挂在晕墨的西空,久久不愿离去。

昊京王宫,长留殿上,灯火通明。

八九个紫衣朱袍的王公大臣面色凝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似在商讨着什么,却又迟迟得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只能用几声长长的太息勉强纾缓此时内心的焦灼。

国王云鸿坐在大殿之上,面色阴郁,眉头紧锁。

他的面前铺展着一张用姜岐纸书写的简短书信,这是中扈国的谍报机构千里轻骑在一个时辰前从大荒泽送过来的。

姜岐纸上的字迹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方能显影可见,很明显,这封信已经经过特殊处理了。

“启禀陛下,大殿下和逸清尘道长此时正在殿外等候传召。”一个小郎官匆匆走了进来,躬身说道。

云鸿紧蹙的眉头这才有了些许舒展,疾声道:“快快请进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