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420)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嗯。”颜清弯了弯眼睛,揶揄似地看着他:“都是经验之谈。”

第213章 他要去找宁衍说清楚

宁怀瑾本是憋着一口气想要进宫去找宁衍说清楚,可他刚走出江府大门时,整个人被凉风一吹,反而冷静下来了。

现在去要说什么呢,宁怀瑾想,说我知道了你以后不会有后嗣了,那既如此,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要后宫就不要后宫吧?

——那宁衍会怎么想。

宁衍最近本来就因为宁宗源留下的那封遗旨感到不安,又因为之前的事情在钻牛角尖,拧着劲儿地觉得自己跟他在一块是“迫不得已”,是“无奈为之”。那要是现在他冲过去跟宁衍说自己知道了绝后的事儿,恐怕宁衍更得觉得自己松口是另一种“让步”了。

宁怀瑾不由得有点头疼。

他站在江府门口吹了一会儿冷风,最后揉了揉额角,还是先回了恭亲王府。

其实时至今日为止,宁怀瑾一点都不怀疑宁衍的心意了。

或者说,其实他早就不怀疑宁衍的决心了。

从宁铮到太子,这一桩桩一件件事里,宁衍无疑确实将他放在了“未来”中一并考量,且一直在为了“有他的未来”而努力。

那他现在到底在坚持什么,宁怀瑾忽而想:叔侄也好,断袖也罢,确实不算正道,传出去也会颇多非议——但若是宁衍铁了心要如此呢。

若是宁衍觉得他比名声重要,那那些东西对宁衍而言,对宁衍来说也确实算不了什么。

而至于宁衍究竟是不是这么想的……其实宁怀瑾不必多想心里就能有答案,宁衍要是不把他看得比那些东西都重要,就不必兜兜转转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了。

其实说到底,宁怀瑾不过是怕未来十几二十年之后,等到这件事再没有回头路时,会委屈了宁衍。

但方才江晓寒一席话点醒了他——他自己都能不在乎恭亲王府的名声,不在乎自己未来如何,那为什么就宁衍偏得在乎。

等到百年之后,人身死魂消吹灯拔蜡,身后谁褒谁贬,有没有人烧纸上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眼不见心净,是好是坏都与自己无关。

所以他为什么要为了百年之后的身后名,伤了宁衍活生生的心呢。

无论颠来倒去怎么算,这都是实在是很不上算的买卖。

那我到底在坚持什么,宁怀瑾再一次扪心自问。

是要坚持到十几二十年之后,看到时光荏苒而过,看着宁衍坚持十年,二十年,身边空无一人,徒留寂寥吗。

——如果当真如此,那为什么又要平白浪费这十几二十年的光阴。

宁怀瑾心思已定,再没什么需要动摇的。或许江晓寒说得对,人活一世,君不君臣不臣有什么要紧,反正他看上的是“宁衍”这个人,又不是高台金座上一个称呼。

他打定了主意,再不犹豫,起身更衣备车,就要准备进宫去找宁衍说清楚。

然而还不等他去,宁衍身边的何文庭反倒是先来了。

听见门房禀报时,宁怀瑾还愣了片刻,一时没猜到何文庭是来做什么的。

宁衍不是那样口是心非的人,他既然说是要跟他“划清界限”,便不会欲擒故纵地跑来撩拨他。可凭宁怀瑾对宁衍的了解,他又觉得宁衍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想通了,是以何文庭来得就十分反常。

宁怀瑾忽然直觉,这可能不是件好事儿。

恭亲王心里七上八下,高高地悬着一颗心,吩咐人将何文庭请了进来。何文庭进门时倒是笑容满面的,手里托着个长长的方形盒子,人也是恭恭敬敬的。

“见过王爷。”因着是在恭亲王府上,于是何文庭行了个大礼:“王爷安康。”

“快起来。”宁怀瑾连忙示意卫霁去扶了一把,状若不经意般地问道:“何内侍此来,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正是。”何文庭客客气气地笑着回话道:“是这样,年关将至,陛下厚赏了此次平叛的几家功臣,王爷自然是其中独一份的,哪能落下。”

宁怀瑾这才发现,何文庭身后还跟着十来个内侍,穿着宫中服饰,整整齐齐地站在门外院里,身边大箱小箱地放了一堆。

宁怀瑾说不出自己是松了口气还是有些微的失望,他抿了抿唇,勉强笑了笑,正打算说两句客气话就把话题拐到宁衍谁上,谁知道何文庭又抽出了怀中那只长条盒子,俨然还是有话要说。

——这应该就不是封赏的官话了,宁怀瑾心头一跳,将自己的话吞了回去,等着他往下说。

果不其然,何文庭将那只长条盒子端端正正地托在手里,又示意卫霁将其接过去。

“陛下说,王爷您有东西落在了他那里。”何文庭客气地说:“所以就随着赏赐一块送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