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439)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宁衍说着喘了口气,端过茶盏润了润喉,说道:“当时有六七位朝臣都在,皇叔你说,他丢不丢人。”

宁怀瑾扑哧一乐,显然是也觉得那场面有些好笑。

“好了。”宁怀瑾说:“等过几天他新鲜劲儿过了,估计也就好了。”

“谁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过。”宁衍头疼地揉了揉额角,说道:“从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子还是个情种。”

“先前阮茵还骂朕,说是宁家人从来没有情种,现在看来,可见她看人不准。”宁衍闭着眼睛拍了拍额头,哼哼道:“这分明一个个全是情种。”

宁怀瑾彻底被宁衍逗乐了,放下书看过去,劝道:“既如此,不如早点让他俩完婚算了,省得宁越总拎了一方帕子来你面前提醒你。”

“皇叔也看出来了?”宁衍问。

“越小王爷的心思,只要不是傻子,怕都看得出来。”宁怀瑾说。

“还早呢。”宁衍闭着眼笑了笑:“先不说舒秋雨现在还不算点头,起码我也得晾他一晾。总得让小七知道,什么事儿不是他想有就能有的——还入赘,亏他之前说得出来。”

好在宁越虽然高兴,但也没被彻底冲昏头脑,还是记得一点正事儿的。

休朝前的最后一天,宁越与宁辞分别以宗亲的身份上了折子,在朝上明言先前宁铮一事令宗亲痛心,这天下之大,脚下土地寸寸皆是帝王领土,封地之事本是帝王宽宏,善待宗亲,可不曾想却催生出这等狼子野心之徒,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实在是辜负圣恩。

有此警钟在前,他二人也不敢再领受封地,只请陛下废除此令,日后愿待在京中,为陛下分忧。

这件事从宁衍回来之后便有风声,最后尘埃落定时,朝臣也好,宗亲也罢,大多都不意外,甚至还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宁衍先前已将路铺得顺当,只差最后这点东风,自然是推却几番后便领受了兄弟的“好意”,将这封陈情折收了下来。

但出乎朝臣意料的是,在宁越和宁辞之后,宁怀瑾竟也有话要说。

“宁铮一事,归根结底是人心不足,贪慕权势所致。”恭亲王垂首出列,恭敬道:“宗亲身担皇姓,理应为天下忠君之表率,勤谨恭肃以侍上,时时以为陛下分忧为己任。宁铮辜负圣恩,实乃不应,臣心甚痛——”

宁怀瑾说着,忽而掀袍跪下,一字一顿道:“是以,臣愿长居宫中,为宗亲表率,以表忠君侍上之心,以正视听。”

第223章 “人活一世,不就是高兴二字最重要么。”

“我说你也是有意思,之前明明最不同意这事儿的就是你,现在又数你上赶着劝和。”谢珏哼笑道:“又不是你去拐弯抹角劝王爷放手的时候了?”

江府书房内,原本的书案桌椅被人移开,书架旁放了好几口大木箱,其中一半已经装满了,还有一半正空着。

谢珏抱着胳膊倚在门边看热闹,时不时以手做扇,扇掉呛起来的一点薄灰。

“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儿。”江大人踩着高梯从书架前转过身挑了挑眉,说得理直气壮:“今时不同往日,拦也拦不住还拦着干什么,不如让陛下高高兴兴的过个好年呢。”

谢珏被他这态度噎住了,也不明白他是怎么把见风使舵说得这么不心虚的。

“别站在那光看着。”江晓寒说:“过来搭把手,否则午饭可没得吃了。”

现下年关休沐,内阁诸事也暂时封存,只等着过了年再处置。江晓寒难得在年终岁尾下倒出了一点空闲,便闲不住,想着把书房中的旧书收拾收拾。偏巧谢珏带着程沅过来串门,正正好好被他抓了壮丁。

“嘿——”谢珏没好气地道:“江明远,还有你这么做东的?这活儿没别人可干了?”

“我家一大一小俩神仙,哪能干这样的粗活?”江晓寒笑着说:“你要能叫动你就去叫,反正我是不去。”

谢珏想了一下景湛那冰雪一样的孩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不情不愿地直起身,嘴里还抱怨道:“那不是还有下人么。”

“理书这种事,怎么能交给下人干。”江晓寒调笑道:“别偷懒了,谢将军,你再这么歪着不爱动,小心把骨头躺酥了。”

“你有没有良心,我可在外面打了快两年的仗了,回来还不能歇歇?”谢珏嘟囔着站到江晓寒的高梯旁边,接过他手里扑干净的书,转头摞在脚边的书箱里。

也就只有这种时候,江大人才会显露出骨子里那点矫情的文人气质——虽然在谢珏眼里,这约等于事儿多。

“打了两年仗亏了你了?”江晓寒说道:“这可是从谢将军变国公爷,你还不到而立之年呢,这还不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