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娇娇惹人怜(7)

作者:金丝蜜 阅读记录

来教琴的琴师孙澄也非常喜欢薛姮,薛姮于琴有天分,加上勤练,这两个月的苦功不说已至大成,但是应付个女学考试却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薛姮弹琴每次唱词的时候,身上那股子灵气一下子就钻进曲里了。

尤其是欢快的曲谱,薛姮本来就是个活泼性子,唱起词来,直让人听的也忍不住面带笑意。

完全不像有的琴师弹琴,技巧高则高矣,却全无用情,让人感觉听了毫无触动。

“月娥,你今天唱的又是什么曲子,我怎么没听过?”孙澄站在石桌边,看着茉莉树下,一个身着水红坦领襦裙,肌肤白腻如脂,容貌娇美的少女自弹自唱。

那少女正是薛姮。

“唔,民间小曲罢了,先生不知道也很正常。”薛姮随口绉道。

“呵呵,你呀,最是鬼灵精了。才学了将将两个月,编曲的灵劲都快赶上师傅了。”孙澄轻声笑道。

“哎呀,先生又取笑我,学生不过讨个巧嘛。”薛姮眨了眨眼,撒娇道。

“你惯会讨巧了,过几日就要入学考了,你可别丢了为师的脸。这几日我也不便来了,你自己练练罢。”孙澄道。

孙澄是望京城霜秋阁顶顶有名的琴师,最令人叫绝的便是那一手抚琴,一手吹笛的功夫。

人称琴笛双绝。

孙澄其人,清风朗月之姿。

琴音和笛音也一样,让人听了有如乐声似泉水淌过林间晨风。

孙澄于琴技已然是个大家,薛姮在现代和金教授学的不过是占了现代文化的便宜而已,与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抚琴,薛姮算是得了孙澄六成真传。

毕竟只得两个月让她跟着孙澄练琴,虽有上辈子打底,但是到底还是时间紧了些。不过好在薛姮的琴音有灵气,唱词有新意。

不过那吹笛的功夫只堪堪学了个三四成。这里,薛姮不得不再感叹一句,时间不够啊。

所幸女学不考笛子倒是无碍,以后多的是时间继续学。

十月十五日,桃源书院女院一年两次的入学考开始了。

桃源书院是望京最大的书院,还有先帝亲题的牌匾,书院分为男院女院,中有一个大湖隔开,周有围墙。

考试时间是错开的,男院那边入学考的时间是五月和九月。

内容也略有不同,男院分别是八艺,策论和文试。八艺为琴、棋、书、画、辩、御、射、数。

八艺要通过五个方算合格。

女院这边却是六艺和文试,六艺也只需通过两个。

说起来薛妧也是在桃源书院结业的,薛川穹则是隔壁男院的学生,今天便是薛妧送薛姮过来书院考试。

卫朝民风开放,女子也不再无才便是德,皇家鼓励女子读书习字,各地大兴女学,最为出名的便是望京的桃源书院和江南的芳华书院。

桃源书院广集天下名师,好些个先生们都是名震南北的大儒或者举人。

京中贵女更以女院出身为傲,平日里最喜欢互相斗诗争个名次。女子嫁人,夫家也少不得在意女方才华。

薛姮看着手中的艾青色学服,样子类似于裋褐,布料用的却是细绢。

换好学服跟着众人身后,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一个大气恢宏的堂宇,上书匾额施学苑。

苑内四周摆满了矮桌蒲团,走近一看,书几上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和宣纸,看来第一场是要考文试了。

夫子示意落座,然后燃了一柱香,发话开考。

薛姮看了一眼试题,意料之中的都是些四书五经上的东西。

遂定了定心神,开始落笔。

文试相对简单,考的是死记硬背,下下苦功夫就能应付过去。

接下来,却是到了比较注重技巧和天赋的六艺。

出了施学苑,两侧就是考六艺的地方。

左侧是琴、棋、书。右侧是画、辩、舞。根据薛姮选的,先辩后琴。

辩是由学生抓阄结对,然后老师决定辩题互辩,实行二选一淘汰制。

西侧三层六角亭,正中檀木桌摆放着两个花纹不一的敞口白瓷坛,坛口刚好仅能容许一只手伸进去。

飞燕报春放的是地支,红梅傲雪里则是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薛姮捏着一张白虎图,手心有些微微发汗,她以前虽然经常和金老师模拟互辩,但在这么多人面前辩论,还是从没有过的。很快,地支的抓阄结果也出来了。

互相福礼。

“长阳侯嫡女,方妙涵。”

“武国公嫡次女,薛姮。”

方妙涵闻言眼神闪烁了一下。

这是一个远山眉,吊梢眼,薄嘴唇,肤色微黄的姑娘。

只听夫子开口。“《三国史》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以刘备说的这句话中——“善恶”为辩,辩题是---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

上一篇:长安小饭馆 下一篇:穿成炮灰表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