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权世界复兴男德(682)

作者:抱夜千辉/夜酒半归 阅读记录

《自梳》是上个世纪公映的老电影,两个因为乱世而不幸、又因为男人而更加不幸的女人彼此相遇,相濡以沫,相互依存,最终却未得相伴。

战乱年代的压抑、主角们矢志不渝的感情均是看点,但最让唐湖感兴趣的是主角之一的身份,自梳女。

旧社会礼法严苛,压抑人性,南方有些地方的女性不甘心结婚后受婆家虐待,便将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挽成发髻,以示终身不嫁,不育后代,只与志同道合的姐妹作伴终老。

从此以后,不必嫁给某个男人挨打受苦,以纺织为业,自己挣钱自己花。

这样的女性,称为自梳女。

在那个封建时代就有勇气做出如此洒脱的选择,让不少现代女性也心向往之,但事实上呢?

除开少数女性想要摆脱既定命运所以主动自梳,也有不少人被家里逼着自梳,学门手艺赚钱,供给父母兄弟。

自梳女不得嫁人,也不得与男人相好,一旦被发现就是拉出去浸猪笼的下场,相当于提前守寡;如若担心养老,也只能收养女儿做后人,而不允许收养儿子。

等女儿长大,大部分老自梳女又会强制后人自梳给她养老,继承纺织这门谋生手艺,继承老一代自梳女的命运。

但年轻自梳女远没有那么幸福。

40年代的华夏重工业发展受限,反倒是纺织这类轻工业发展蓬勃,自梳女的收入也高于当时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但她们赚到的大部分钱要么上交父母,要么上交给上层自梳女,整日劳作不息,累去半条命,层层压迫下又有多少是给自己挣的?

唐湖帮忙打理“@买什么买”这个营销号的时候说过,几千万套口红和一套房产带来的价值永不对等,她并不喜欢其他同行鼓吹的消费主义。

要是有人说“为了当个精致女人就得买买买,没钱可以找男人要”,她得先把说话者搞得不配当人,哪怕现在收入不错,也不是花钱没数的。

但拒绝被消费主义收割,不代表她会当另一条路上的韭菜。

按照现代精英主义的划分,上层自梳女可是标准的民国女强人——不婚不育不靠男人,收养女性后代,收入远超社会平均,甚至还早早提出女性互助的观点。

放在逼乎,足以让世界500强公司的499个CEO也自愧弗如。

但单单因为谁家有钱,谁就活得最有进步意义,那还推翻什么三座大山,大家一起拼命赚钱当上等人就行了。

难道以前女人都是因为不够勤劳不会赚钱才活得不像人吗?

自梳女是反抗命运的一种方式,却不是真正的出路。

反对父权,却只是制造一个代替父权的新权,伺机从中受益,本质跟反对奴隶却想当奴隶主差不多。

唐湖作为开过社会主义小车的接班人,哪怕混得好也不会选择精英之路,她哪怕尽情鄙视方沅的人生,也获得不了什么成就感。

叮咚一声,电梯抵达地下停车场。

尤雅雅皱眉苦思她提出的问题:“你拉方沅入伙,就真的只是想帮她?”

“自己慢慢琢磨吧。”

唐湖插着口袋往前走,手机蓦地震了两下。

微信有人发来未读消息。

【方沅:在吗?】

这位共产主义接班人,你那么爱你老公,出了大事居然还只是发微信,都不知道打电话把犯罪嫌疑人劈头盖脸骂一顿?

刚才给王飞轩打电话的时候不是打得挺勤快吗!

唐湖懒懒回了句“在”,转着手机,仿佛不知道她想问什么。

第三条路的铺路材料都准备好了,你来不来?

第217章

“……那个, 喂?”

次日上午八点,方沅准时拨出电话, 刚听见盲音,右手就紧紧抓住睡衣下摆。

她有点不敢跟唐湖聊天, 确切来说,是害怕听到唐湖用一贯阴阳怪气的语调问她,“你不是挺淡定的吗,头上绿油油都能化小爱为大爱, 现在怎么沉不住气”?

“方沅?好久没联系了, 有事吗?”

然而手机里传出的明朗女声跟想象中截然相反。

咬字清晰, 是标准的播音腔, 像午夜电台里专为痴男怨女答疑解难的知心大姐。

方沅轻咳一声, 试探开口:“飞轩昨晚没回家, 听说你……”

“你老公不回家关我啥事, 我就是泼了他一杯水又没给他打断腿,怎么就爬不回去啦?”

下一秒, 唐湖声音听起来极其欠打, 是她的风格。

方沅对着听筒不知所措。

作为艺人酒后失态,不是应该先道歉然后作一番“都是酒精惹的祸”之类的说辞吗, 没想到唐湖直接认了。

没错,就是老娘干哒!

“为什么?”她毕竟也是经历过红毯和镁光灯洗礼的明星, 语气当即冷下来,“飞轩再怎么得罪你当面指出来就是,没必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