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513)

作者:红烧豆腐干 阅读记录

对海窝棚渔村的人来说,大潮汐更是难得的增加创收好机会。

此刻恰好退大潮,是以更加热闹。在他们到时,苍茫无边的滩涂上已经布满了赶海的男女老少们。

自然好的地方已经被人占用。

可两位长不大的年轻人却异常兴奋,往嘴里塞进最后一口苞米饼子,撒腿就往人少的地方跑去。

碧蓝的海水连着天,天连着海,海天一色,阳光洒在海面上像是洒上了一层金子,波光粼粼。

一排排浪花涌动着发出“哗哗”的声响,一层层的翻滚着往后退去,惊得翩飞而过的海鸥高空掠过。

此景之下,有俩疯子爬到一处礁石上,面朝大海撕心裂肺地嚎叫:

“啊~”

“啊~”

四个小的闻言更是兴起,不能爬礁石上没什么,各个学着伸长脖子面对大海,扯响了小嗓门:

“啊!啊!”

惊呆了一滩涂的人。

大海无疑是慷慨的,给予人类丰饶的水产,同时它也是十分残忍,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杀机,埋葬了无数的船只。

也导致这里的人时常都有青壮年消失在海里尸骨无存,他们就会面对大海呐喊召唤失去的亲人回家。

石大爷的大儿子就是如此,五年前的一个春天出海就再也没回来,连祖辈留下的小船也从此消失。

大爷眯起眼睛,他好似就见到大儿子和一群半大小子也总爱在大呼小叫,可他大儿子是再也见不着了。

“爷,今天山外来了两三波人,他们都带了粮食上队里换海货。还有人打听我大爷,我奶让你先回去。”

石大爷闻言扭头瞟了眼远处陪着孩子们赶海的俩位年轻人,果断留下耙子和木桶给孙子,自己疾步离开。

运气好的话,也许仓房里的东西都能全部清空,就不用愁来年自己几个孙子学费,再也不用走祖辈的老路。

有了一,就有二。

听到山外又有人过来换粮的消息之后,整个渔村都弥漫着一股子喜气洋洋的气氛,拿着网兜和小铁锹的老太太媳妇们安排好各自孩子继续赶海,而她们也匆匆拎桶的、背筐的先行回家。

很快的,滩涂上只留下了一些半大小子和小姑娘们,还有东面沙滩上,把一艘渔船给整个翻了过来,正在清理船底的木匠和船老大们。

如今快要接近冬天,加上北方本来就比较严寒,到了三九天时节,附近的浅海都能结一层冰。

所以好些渔民也已经准备收拾起小渔船,不再出海。

关有寿见状,安顿好孩子们在一个地方玩耍,叮嘱几句之后,自己则拉上“大儿童”王启发去了那堆爷们圈。

——来个烟,唠唠嗑,顺便打听些远近各个地方的小道消息。

可别小瞧了这些渔民和木匠师傅们,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他们其中有些人是捧着铁饭碗的。

其中有部分的人是属于渔场正式编制人员,

而他们的消息来自各地食品公司的驾驶员,还有各路港口的渔民们,四面八方的,最是灵通。

他们在这边唠嗑得起劲,那边关平安几人也玩得乐呵,一个个的激动得叫着笑着,次消彼长。

“这有虾。”

“快来,有蟹。”

仨男孩都是初次见到大海,对于脚下松软滑溜的泥滩,感觉更是十分新鲜,都用极其缓慢地来回挪动。

不是这位跌跌撞撞地往这里走来,就是那位又摇摇晃晃地往那里跑去,冷不丁一个趔趄,滑倒在地。

望着哥哥的窘态,乐得关平安咯咯直笑。

有人用耙子挖海沙,有人用网兜网鱼,有人拾贝壳,有人捉螃蟹,更有在礁石上打海蛎子。

天气冷了,赶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时间一长,露在外的双手冻得开始都有些发僵不说,某位有幸见识过两次大海的小古人对海产品的认识也有限。

她呢,索性就来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屁颠屁颠地跟着新认识的小姐姐们来个学习新技能。

第386章 好大的两条黑大鱼

可惜不好吓人的。

要不然有个小小的铲子,她也懂的。只要有小洞冒泡儿,就可以挖几下,可以挖出小海蟹啦了,小蚬子啦什么的。

溜了一圈,捡了一块石头往退潮露出的礁石上砸了几下海蛎子壳,再抓了一会儿逃窜的小海蟹。

突然,关平安的眼睛猛地就是一眯,那海上隐隐约约的似乎是有什么黑乎乎的东西在浮动。

小脑袋往四周转了转,她立即就近跑到一块岩石下面,蹭蹭地爬上去就伸长脖子往外张望。

这一“看”。

矮油,居然不是人。

关平安立马朝关有寿的方向高声大喊,“爹,快来啊,那里有大鱼,好大好大的两条黑大鱼,可丑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