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娘娇妻(90)

作者:草一斤 阅读记录

张得贵也是不习惯没有地的日子,在省城的小院里,两人在菜地里还能种几根萝卜大葱啥的,现在每天真的没有事可以做。索性过了几天,就认识了新邻居,张得贵便常常跟着邻居去钓鱼,杨氏也找到了几个能一起说闲话的妇人。

张柏和福娘则忙着找铺子,可寻了几天也没找着合适的,地段好的,价钱太贵了,便宜些的呢,位置又偏僻。

这天两人回来时,被杨氏拉住问道:“大郎,刚有个人送了一锭银子来,说是还给你的?”

张柏猜是沈清派人送的银子,无奈叹息,让杨氏自己留着用。

他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第二天又和福娘起了个大早,出去找铺子去了。

最后还是找了牙人,才寻到一处合适的。

这铺子的租金足足是原来的四倍还有多,就这还是店主急于脱手,他们还了几回价才定下的,虽然有些贵,但福娘已经很满意了。

铺子的位置在东大街上,这一整条街卖的都是些小玩意儿,卖胭脂水粉的、卖杂货的……只有一家老字号的点心铺子,生意算是红火。

张柏和福娘看中它的另一点是,这铺子还上面还带了一个二楼,从前省城的妙味斋,到后面就是因为地方太小,只能摆下一套桌椅,许多想留在店里吃的客人都坐不下。

有了二楼,就能隔出几个雅间,能容纳更多的客人。

所以贵一点,福娘也很愿意,当场就立了字据,给了半年的租金。

在省城那几个月挣的银子,差不多都花在了这上面,后面装饰店面还需要大笔银两,张柏把中举后衙门给的赏银全给了福娘,让她不要花自己的嫁妆。

福娘的主意,张柏向来是很少反对的,这还是他头一回这样坚持。

既然他非要给,福娘也就收下了,其实这笔银子张柏一直放在她这儿,只是她原来没打算这么快拿来用的。

成亲之后,杨氏就不再管张柏的钱袋了,因此张柏所有的银子都交给了福娘,福娘早说让他自己收着,结果说一次他就委屈一次,下回还是接着交给她。久而久之,福娘也就习惯了。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都忙得脚不沾地。白天两人一起去收拾铺子,晚上回来,张柏还要温书,翻过年不久就是春闱,孙进多次来信叮嘱他一定要做好准备。

差不多两个月,京城的“妙味斋”才算是准备好了,不过眼看就要过年了,所以福娘打算年后再开张。

她这回也去找了两个伙计,而且是一对婆媳。

她与这对婆媳也是有缘。

从家里去东大街,总是要路过一座石桥,赵大娘和她媳妇巧姑就住在石桥旁边的小巷里,两人每天一大早都会在桥边卖点心,福娘尝过几回,觉得味道还不错。

一来二去的,她与两人便熟悉了起来。

之后才知道,巧姑小时候烧坏了脑子,只会做点心,心性其实就是个五六岁的小孩,赵大娘想要出去干活,却又不放心她一人在家,因此只能出来卖些小点心挣点家用钱。

福娘找伙计时,便头一个想到了她们。

赵大娘十分感激福娘,而懵懂的巧姑,兴许也知道福娘是个好人,每一回见面,都冲福娘扬起笑脸。

辛苦了许久,终于可以趁着过年歇一歇了。

这是张家来京城过得头一个年,张得贵说,一定要开一个好头,日后才能年年顺遂如意。

他提前半个月就去找了杀猪匠,定了一整头肥猪,鸡鸭什么的也早买了几只圈在后院,张玉和张青没事就拿着青菜叶子去逗它们,杨氏难得没有训斥他们,一是因为快过年了,大家都图个高兴,二来嘛,张柏说了,翻过了年,这两个小的就该进学堂了,以后可没多少时日能这样疯玩了。

京城的年货也比省城要丰富,花生瓜子芝麻糖什么的,杨氏买了一大堆,还有些从外邦来的,什么番木瓜、番荔枝,杨氏也买了回来,一家人都还挺喜欢番木瓜脆脆甜甜的口味。

今年的年糕,是福娘和杨氏自己炸的。

做起来也简单,凉水浸泡了两个时辰的黄米沥干水,磨成面,筛过几遍,发成面团,上锅蒸半个时辰再切成小块,下锅炸之前,要先再面团上抹一层芝麻油,等锅中油热了,就可下锅开炸,等胖乎乎的年糕表面变成了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

若是爱吃甜口的,可以淋上一层槐花蜜,二指宽的年糕一口一个,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咬一口唇齿留香。

第一盘炸年糕出锅,张玉和张青便流了一地的口水,福娘给他们一人喂了一个,两人顾不得还有些烫,一口吃下,不约而同地眯起了眼,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