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保卫战(84)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走。”

马车上,范咏稼忐忑难安,楚王见此,趁机把另一事说了:“先前听家家说起庆山书院,我命天吴给书院送去了些用得上的东西,着人将书院略修了修。”

他出手,从来不是三五百两银子的事。

范咏稼眼都亮了,双手抓着他这侧的胳膊,高兴道谢:“王爷,你真是太好了!”

她笑着笑着,又忍不住眼里含泪,脸靠在他肩膀上,蹭了蹭,哽咽道:“穷人家,要识字,太难了。普通人家,要上个好学,也难。庆山书院虽每年收几十两,但我仔细算过,书院还是亏钱的。京里价贵,哪样不要钱?租院子,请先生,请杂役厨工,笔墨砚也供学生使,纸虽是院长自个造的,总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不也要花钱。再有一个大项,要说伙食,我敢说,全京城,没有哪家书院有这么实在。肉就是肉,大块的,做得特别香,大伙儿一大碗一大碗地吃。院长说‘吃好了才结实,不然考试熬不过’,我们书院,除了三两个嘴特别叼的,其他个个壮实不生病,你说,是不是很有道理?”

楚王都被逗笑了,这院长还真是妙人。别家书院,院长山长,梗着脖子吆喝学生要狠读书。而这庆山书院,他是着人调查过的。

院长是个江南落魄世家的嫡次子,年少读书被打压,分家又被兄长一穷二白打发了出来。大约是心里憋着一口气,他做几年穷先生后,入赘了一富商家,得了娘子支持,来京城开了这破书院。

书院才开四五年,门下出了十一个秀才,还有两个举子,已算教学有方了!

范咏稼继续道:“学里每三日一堂修心课,不教经史子集,只谈为人处世。忠孝善义,不空洞喊号背令,先生们会举些民间杂事或刑狱旧案,掰碎来讲。那些道理,我们就记在心里,刻在了骨里。我在书院三年多,同窗之间,打架吵架都不曾有过,便有那瞧不顺眼的,也不过暗里讥讽两句,不敢明里挑事。”

楚王点头,想到那青山书院,年年有事故。因总有权贵插手,学院为之遮掩,这才不为外人所知,只当这是比肩国子监的民间甲等学府。

梦桃没正经进过书院也忍不住赞道:“这儿可真不错,我们长青山也教那些道理。就是师父他们这一辈人虎着脸讲山规,让我们背下来:头一条就是忠和义。”

说到这,她不由得想起在山上常被师父表扬的佟林。那时候,她真以为每天号子喊得响亮的他,将来必是个跟随主子出生入死,能挣得荣耀的人物。所以,瑶瑶说他是利用她单纯才施舍半分好时,她压根就不信,只觉着他是怜爱她,才乐意带上她一块做任务。

下山他们分到了一处,她不知道多高兴。可来了这,他反倒越来越冷淡,劝了几次让她进内院侍候,可惜,她只想着外出巡街,并没听他的跑去大人们跟前示好。两人之间,就越发生疏了。

那些从前想不明白的,如今都能理清了。

想到这,她忍不住问:“王爷,我那个师兄能来您府上,会不会是找了谁疏通?我记得他跟我说,是特意带上了我。”

按常理来说,护卫分配到宗室各府,是由长青山和宗人府定名单。佟林作为一个长青山的普通弟子,孤儿出身,身手中等,何以能随意挑选去处?

楚王抿嘴眯眼,哼了一声才道:“左不过是那几个,时刻不忘在我这处动手脚。”

仿佛是印证他这句话,往日里四平八稳的马车,突然晃荡了几下。先是听得外头有人喝道“劫杀刺客”,随声而来的是有人落在了轿顶,轿子略沉了沉。

范咏稼大惊,情不自禁抬头往上看去。

楚王揽了她,冷静安慰:“不必担忧,自己人。”

梦桃的手,落在腰间短剑上,盯着轿门处,警惕地听着外头动静。

楚王看了一眼她,满意地回转,看向因为紧张,抓着他裙摆的范咏稼,再劝:“家家不怕,这些杂碎找死而已。”

他说的话,少有不兑现的。

这话说完不过半刻,就有属下在外头报:“禀王爷,路障已除,是否继续赶路?”

能不说话坚决不吭声。楚王抬手敲了车壁一下,外头立刻响起“启程”,马车又平稳地开始行驶。

梦桃松开搭剑的手,揭帘半寸瞧了一眼,放下之后,在范咏稼右臂上轻拍了两下,“家家,无事了,外头都是自己人。”

范咏稼看看她,看看楚王,带些羞赧道:“我拉后腿了,回头我也学功夫去。”

梦桃刚要说话,一看王爷脸色赶紧住嘴。

楚王笑道:“家家,你是无价之宝,我定会护好你,习武太苦,没这个必要。你擅厨,难道我们也要去学?你且安心,梦桃她们这一批是指派来的,后头来的,全是我师祖亲自给我选的。隐卫只能传皇帝,父皇的私卫全归了我。皇祖母手头的人,也全留了给我,房家人这才不痛快。外头三批护卫,再者,我也不是吃素的。”

上一篇:谋金枝 下一篇:女尊之天作之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