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照我+番外(141)

作者:宴晏几 阅读记录

“可是父皇,为什么五哥哥的名字取的不一样呢?哥哥也不知道父皇给五哥哥取这个名字的用意。”

元宏笑了笑,道:“恪儿如今的功课不过学些四书,诗经之类,自是不懂的。”

元恪道:“还望父皇指点。”

“这是取自《尚书》的一句话,‘慎乃俭德,唯怀永图’。”

“慎乃俭德?”元恪若有所思,“父皇是希望五弟也如我一般恭敬谨慎,怀有懿德吗?”毕竟是一母所出,大概也是随他名字的意思吧。

“错了。”元宏看着他,意味深长道:“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说君主为政,应慎行简约的美德,始终怀有如何让国家长治久安的谋划。”

元恪眼神一动,神色隐隐动容,“这是父皇的期望吗?”

元宏淡淡一笑,没有回复元恪,而是对元瑛道:“父皇还有政务要处理,就不多呆了,你跟哥哥一起好好学习,待会儿白整会把礼物给你送过来。”

“好,谢谢父皇!”元瑛惊喜道。

元宏笑了笑,揉了揉元瑛的头发,就回去了。

独留元恪一直思索着元宏的话,慎乃俭德,唯怀永图,这是对元怀的期望,还是自己呢……

第65章 元恪十二岁

迁都的阻力很大,这一日,元宏亲临太极殿,召集之前留守在平城的官员来商议迁都。

毕竟,跟去洛阳的已经全部点头答应迁都了,现在就是主要动员这群留守的老顽固了!

元宏对元丕他们说,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各自陈述。

燕州刺史穆罴道:“迁都洛阳,兹事体大,臣愚以为不可!”

元宏道:“卿可直言不可之理。”

穆罴道:“北有猃狁之寇,南有荆扬未宾,西有吐谷浑之阻,东有高句丽之难。四方未平,九区未定,由此推论,不可迁都。欲平四方,必要大举兴兵征伐,可打仗就需要马,而洛阳不适合大规模放牧养马,没马怎么打仗?怎么平定四方?”

元宏摇摇头,道:“卿说洛阳无马,听起来是有一些道理。可自古中原的马匹也都是从北方引入的,养马之厩一惯多设于北方,卿又何必担心去了中原没马可用?平城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决定迁于中原。”

穆罴道:“臣听闻黄帝以涿鹿为都城,由此看来,古昔圣王未必都是以中原为国都。”

元宏道:“黄帝是以天下未定的缘故,才暂居于涿鹿,天下大定之后,也迁都到河南了。”

穆罴被元宏驳的哑口无言,鲜卑民风尚武,本就不重书学,他学问不及元宏,此时是无言以对。

尚书于果道:“臣虽不懂古人之事,可也听过一些百姓之言,先皇于平城建都,无缘无故的迁移,怕是不可。中原几经征战,数有篡夺。而且人心恋旧,魏国定都平城已久,突然让百姓南迁新土安居,恐人心不乐意。”

元丕接着道:“陛下去年亲御六军征讨萧齐,到洛阳后遣任城王元澄宣旨,敕臣等商议迁都洛阳之事。刚接旨时,心情惶恐,凡是要有所迁移,都应该卜筮问吉凶,如果是吉,便可迁移。”

元宏对元丕道:“去年年底在邺城的时候,冯诞、元禧、李冲等也都想请龟占卜迁都洛阳吉凶之事。朕当时对冯诞他们说,昔日周公营建洛邑,曾占卜问吉凶,只有洛水一带得到了吉兆,如今既没有周公这般贤明之人,即便占卜了也无意义。

占卜是因为有疑虑,如今迁都的计划已经明确无疑了,又何须占卜?朕以四海为家,在南在北有什么区别呢?从北方迁移入南方的百姓,多是担心居住与食物问题,朕自会在仓库多储积粮食,不会令他们困窘乏饿。”

元丕无言,勉强道:“诚如陛下所言,臣也不胜欣喜安心了。”

元宏又对百官道:“众爱卿或许以为朕迁都是一时兴起,然而当年昭成帝营居盛乐,□□道武皇帝迁居平城。朕虽浅薄寡陋,却谨记祖上为使国人安居而数次迁移的伟业,所以才迁居中原,构建新都。众卿应当仰承先君们的令德,将他们的伟业再次光大!”

迁都大会最终,元宏一人舌战百官,虽然前怀州刺史青龙和前秦州刺史吕受恩等仍坚持认为迁都不可,元宏还是一一安抚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他们心里虽不服,却又说不过元宏,理亏词穷,抱憾而退。

群臣退下后,元宏长长舒了口气,他知道很多人还是不服,却又说不过自己,便只能暂时妥协,之后,恐怕还有几场硬仗要打……

四月初五一早,高照容亲手给元恪煮了一碗面,今天,他就十二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元恪把那一碗面吃的干干净净,杨媛也给他做了新衣服,开开心心的给他换上。

上一篇:嫁给小竹马 下一篇:公主每天都在逼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