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不坠(112)

作者:云上溯川 阅读记录

面对哭诉着上有老下有小一心为裕王办事的知府,陈旭还是狠心把他押进了大牢。

知府哪受过牢狱之苦,遭了几次罪就把罪状交代得干干净净,却咬死不再提裕王之事。

陈旭拿着知府的罪状,上面的每一条都是死罪,满篇算下来砍他几十次都不够。

可想而知,父王曾帮他掩盖过多少。

当日朝堂之上,陛下派他赈灾时,父王便神色微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临行前也有提点他好好办事。

原是如此。

陈旭又想起,那日是御史大夫赵庸先弹劾芜州知府,陛下大怒,点了谢恒赈灾,谢恒推辞之后又举荐了他。

到底是误打误撞,还是早有预谋,陈旭不得而知。思量之后,陈旭只将知府克扣赈灾粮饷之事上报,请陛下决断。

早朝上,陛下当即摔了奏折,要将知府五碎尸万段,被一群大臣劝着,改成了斩首示众。

陈昭妧人虽在府里,却听得见朝堂上的风波,听闻此事与前世时无异,便放了心。原还担忧让谢恒举荐哥哥会不会有何不妥,如今只盼哥哥亲眼目睹百姓罹难能有所感触。

陈昭妧仍是每日去善堂一瞧,看着暂留的灾民日渐变少各自回家,流落的孩子也能吃得饱饭,她便心满意足了。

随她一起来的,还有芸儿和芝儿,她们俩原也是孤儿,在善堂里被抚养长大,后来就进了裕王府服侍。

善堂里的许多孩子都是如此,或是日后自寻了去处,或是进了裕王府,做了仆侍或暗卫。

芸儿每每看见善堂里玩闹的孩子,都会想起小时候,她的一个朋友。

虽说是朋友,怕也只是她一个人这般认为的,那人只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比划树枝,后来她进了府里,回来时也不见他了。

想是也找到出路去谋生,恐怕以后再难见到,见到恐怕也不认得,许多年过去,人都变了模样。

若说模样,芸儿只记得他眉骨上有伤,是因帮她抢果子被打的,也不知有没有落疤,也记不清是左边还是右边。

芸儿把食盒里的糕点分给孩子们,让他们一人一块,不要抢,每人都有份。

一盒糕点很快就分没了,芝儿盖上盖子,拿起食盒,把芸儿的食盒也拎起来,笑道:“我原以为会多呢,没想到差点不够了。”

芸儿道:“下次多做些吧。”

芝儿跳过来揽着芸儿:“我一个人都做不过来,你帮我。”

“好。”

芸儿帮芝儿分担了一只食盒,两人一起去找陈昭妧。

陈昭妧和管事交代好了事情,与孩子们玩了一会,便要回府继续看账目。

虽然善堂的开销多了不少,但她看着这笔开销却是开心的。

待她合了账本,芸儿才把一封信交给她。

信封上头什么也没有。

上次的信,陈昭妧还记着,信封上没写任何字,这次也是,她一看便知是谢恒送来的,急忙拆开了。

一篇冗长的信,她一目十行地看下来,又回到第一个字慢慢去读。写的尽是些射箭骑马的要领,还有些近日朝堂上的事,陈昭妧足足看了一刻钟,才读到末尾,发觉信封里还有东西。

她展开来看,是勾画的玉佩图样,工笔细致,几乎将清润玉质都画出来。

仔仔细细看了许久,陈昭妧才着芸儿把图样送到荣宝斋,让芝儿拿了纸笔,想回信一封。

笔尖就要沾到纸上,又立刻抬起,反复多次,陈昭妧终于写了几个字,却飞快地勾抹掉了,把纸揉成一团攥在手心里。

又不是多正经的书信,她见他写的那封也没什么规矩问候,这样写太刻板,不如随便写几句。

陈昭妧又铺好一张纸,提笔随想随写,收笔时已有几行,再读一遍,语句是通顺的,却太无聊了些,满篇都是她近日来做了什么。

权衡半晌,她还是重写了一次,只夸谢恒画的图样不错,已经送去做玉佩了。

谢恒收到信后,欢喜地看了半日,又写了一封送去,二人便这么互相传信,传了一月有余。

原本陈昭妧写一封信要琢磨好久,和谢恒传信多了以后,写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舒心。她每日在府里偷闲的时候,就写信讲她今日做了些什么,学了新的绣法,绣的花变得好看许多,还在信封里装了她绣好的小香囊。

收到香囊的谢恒自是好好珍惜,他也会给她送些自己做的竹蜻蜓、竹哨子之类的小玩意,给她解闷。

国公府离裕王府本就不远,二人的话总也说不完,多的时候,林杭和芸儿一日之内就要跑好几趟,两个送信人也有了默契,玄武街荣宝斋东边第三棵树下,就是他们碰头的地方。

巳午未申酉时的初时正刻,他们不见不散。偶尔戌时还会去送信,他们又要再见一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