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不坠(132)

作者:云上溯川 阅读记录

他要得到皇位,踏平齐国,为妻子报仇,让儿女平安喜乐。

“妧儿,”裕王抽出佩剑,“只有赢者才能令败者臣服。”

陈昭妧也持剑,语气坚定道:“妧儿斗胆,向父王讨教。”

说罢,陈昭妧率先攻来,几招皆被裕王挡下。陈昭妧的力气不敌裕王,十几回合下来,便被震麻了手臂,仍死死攥着手中的剑,不肯松手。再过十几回合,陈昭妧频频后退,终于趔趄倒地。

眼见着裕王的剑落下,忽然传来一声大喊:“圣旨到!”

赵磐驾马飞奔而来,在裕王身侧勒马,高举手中卷轴:“陛下遗诏,裕王当继皇位!”

裕王收剑,单手接过圣旨,展开一看,苦笑三声,潸然泪下。

五日后,裕王率军回到上京。

新帝即位,改元兴平。

裕王登基后,安葬了先帝和太后,下旨处置与人私通暗结珠胎的赵婕妤和那奸夫,赵兰汀哭怨无用,从摘星阁上一跃而下,血融了满地的雪。

先帝有旨,命淑妃陪葬,淑妃先是不肯,亲眼见赵兰汀跳下摘星阁后,疯了一般打翻烛台,将摘星阁烧了个干干净净。

新帝追封贺兰素雯为皇后,明言不置后宫,封长子陈旭为太子,长女陈昭妧为昭阳公主。

齐国遣使来贺,与陈再结秦晋之好,云纪立景瑶为后。皇帝命贺兰赤昙招安了水匪,顺便成全了一对佳偶。

皇帝本不愿与齐和谈,奈何陈昭妧在朝堂上陈清利弊,最后甚至以死相逼,文武百官原本没人愿做出头鸟,但见昭阳公主如此,便一齐跪下求皇帝三思。

分明身为皇帝,手握举国之力,陈定此刻却无可奈何,他知晓妧儿和百官是为江山安定,而他只为私心罢了。

于是只能让步。

从前想了许久,坐在龙椅上是何滋味,等真正坐上去时,陈定却是无比煎熬。

千头万绪的政务,都堆在桌案上,那一堆奏折山,总也不见少。

已是皇帝的陈定仍不习惯自称朕,时刻提醒着自己在群臣面前不能过于严肃,要宽仁并济。

下了朝,陈旭来求见,是为御史大夫赵庸罢朝半月之事。

说来,赵家如今算是功臣。

裕王离京后不久,后宫里一位不得宠的孟昭仪无意间撞破了赵兰汀与人私通,当时赵嘉欢和淑妃都在不远的亭子里,一下子便闹得阖宫皆知。太后闻此暴薨,皇帝闻太后凶讯突发中风。

皇宫里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淑妃作为后妃之首本欲执掌大局,幸而赵嘉欢先一步拿着太后遗诏,将淑妃和赵兰汀禁足在摘星阁,又以太后亲封尚宫的身份主持大局,还奉诏为皇帝侍疾。

皇帝躺在床上,没清醒过几次,唯一一次宣人觐见便叫了赵磐来,让赵氏兄妹接遗诏。

经过此事,赵嘉欢才知后宫里的漩涡不比前朝少,亏得太后保全自己,不然她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赵嘉欢至今都没想明白,平素看起来文文静静不善言语柔柔弱弱的孟昭仪,关键时刻怎么就敢跳出来揭发赵兰汀。

裕王回京继位后,赵嘉欢也功成身退,不敢奢求赏赐,只敢夹起尾巴缩回家里,同父母道出在宫中所见所闻。

皇帝驾崩后,赵磐拿着遗诏问赵庸:“爹,陛下传位于裕王,是等裕王回京,还是我快马加鞭去宣旨?”

赵庸甩了甩袖袍,背手道:“你去吧。”

赵嘉欢迟疑道:“可…可我们家与裕王积怨已深,若裕王继位……”

女儿若早能这般想,再少惹郡主,或许赵庸还能欣慰一些。如今,赵庸只捋了一把胡须,抬手哈哈笑道:“有什么要紧,爹早就把朝堂得罪个遍了!”

眼见着圣旨和八台箱子的赏赐都备好了,陈旭也知晓了父皇的心思。

皇帝道:“之前虽有过节,然国不可无忠臣,旭儿,你替朕去慰问。”

陈旭领旨,便告退了。

陈昭妧也来求见,向父皇行了大礼。

皇帝扶起她:“妧儿不必担忧,再过几月,谢恒便会回来了。”

还未说出心事,便被猜得丝毫不差,陈昭妧立刻红了脸颊,称不扰父皇批奏折,连忙告退了。

过了几月,又几月,谢恒也没有回来。只有上元节的时候,送来一封信,和一只小木雕,雕的是牵手的两个人。谢恒说,妧妧带着它去逛庙会,就当作他陪她看过上元火戏了。

陈昭妧回信说他没雕出绝色容颜,才不会带去庙会。又犹豫着劝他,无聊时雕刻些小玩意打发时间也无妨,但不要在此浪费过多心力,也不必记挂着她。

谢恒拿着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视线停在信末的勿念二字上。他从字里行间感受着她的相思,虽说还是担忧和劝勉更多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