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不坠(50)

作者:云上溯川 阅读记录

竟有这么严重,难怪父兄外祖舅舅都不让她再练武,原来当年她从墙沿上摔下来那回竟这般令人后怕。

“哦,多谢。”陈昭妧只能任他涂药,肌肤露在冷空气下,涂着清凉的药膏,竟有些生热。

大概是这药活血化瘀的功效太好吧。

第24章

这一个月来,齐国的朝堂上阴云重重,文官武官对两国议和之事各持己见。

以裕王为首的武将坚决要割来齐国疆土,以慰将士亡灵。以宰相赵廉和御史大夫赵庸两兄弟为首的文官则认为,不能欺人太甚,能议和就算老天开眼了。

文武百官争议不休,又在这当口,云凌上书求和亲。

皇帝接到奏折时头疼万分,不知齐国派这么个临江王,是因其身贵恭谨实乃不二人选,还是心意不诚故意添堵。

眼不见为净,索性推开那几本折子,派人去宣裕王。

“陛下,臣妾亲自熬了参汤,陛下尝尝,也歇一歇吧。”

赵淑妃端着描金绘龙的精致瓷碗,盈盈俯身。

皇帝一饮而尽,握着淑妃温软的手,心中也热意满满:“爱妃啊,这等事以后就由奴才们去办,你何必费这个精神。”

“臣妾原是想亲手给陛下做羹汤,好容易等了一个时辰的,都怪臣妾手艺不精,倒浪费了上好的人参。”

淑妃低下螓首,丹凤眸婉转顾盼,就要拜礼请罪,惹得皇帝急忙拉回一双柔荑,在掌中拍抚。

“朕没有怪你。朕只是不忍心,叫爱妃受苦受累。爱妃向来十指不沾阳春水,怎能…”

“陛下,裕王到了。”小公公前来通传,结果正撞见陛下和淑妃浓情蜜意,深深低下头说完了这一句话。

淑妃支起细腰,缓缓从皇帝怀中抽出身子,一双手自皇帝手中滑到龙袍领口理了理,便有依侬软语贴着耳边滚进他血管脉搏:“陛下,别忘了答应臣妾的啊。”

皇帝喉结滚动:“嗯。朕今晚会陪你用晚膳,爱妃且先回去歇息。”

等淑妃慢悠悠地告退,裕王已在政和殿外等了有一刻钟。起先,随侍皇帝的许公公赔笑着说淑妃娘娘在此,又打发人去通传,他还并未在意。

现下才有些疑心,皇帝待这淑妃果真有些不同。裕王立在门外,听不见里面的说话声,却能闻到从门缝飘出来的浓郁的脂粉香气。

他心下燥郁,抬头看了眼屋檐牌匾。

待到大门敞开之时,裕王的目光从牌匾上移下来,默念了一遍:“政和殿”。

一进殿,裕王屈膝正要行礼,皇帝忙道:“皇兄免礼。朕早就说过,皇兄不必如此。皇兄坐。”

裕王颔首,顺着皇帝手指,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

“陛下召臣来,是为议和之事么?”

裕王开门见山,皇帝也不打算迂回,便点点头,直接与他摊开了说:“正是。临江王今日上奏,欲求娶郡主为正妃,以随州六城为聘,成和亲之礼。皇兄意下如何?”

“臣以为不可。临江王必不愿割齐国疆土,故有此计。且不说他德行不堪,若齐国真有意和亲,国主未言,怎能轮得到他这等纨绔无能之徒?其色心贼意,可见一斑。”

“皇兄所言甚是。如此,朕便回绝了临江王,再赐他几名佳人便是。”

裕王起身,又行礼道:“随州十二城,已有半数为我军所占,进一步则如探囊取物,请陛下三思。”

皇帝也从龙椅上起身,快步走下玉阶,扶住裕王的手臂,拉直他的脊背道:“皇兄,临江王原本寸土不让,如今拿六座城池求和亲也不成,又何必再咄咄逼人呢?”

“随州十二城原是谢氏贵妃之聘礼,如今尽归于齐,陛下可曾念及边境那些马革裹尸的将士?”

裕王怒目而视,剑眉蹙起,令皇帝也畏惧三分,只能好言相劝:“朕知道,此次议和,实属来之不易。皇兄为我陈国奋战沙场,朕心感念,无以为报。”

“陛下应该感谢的,不是臣,而是那些战死的将士。”

裕王冷冷的声音砸在皇帝耳里心里,皇帝垂首,松开了裕王双臂,负手走向窗边。

“朕知道。自朕登基,十六年来,边境骚动不断,周遭小国部落作壁上观,更有虎视眈眈者。如今举国安定,都仰赖驻边将士镇守。朕,无才无能,不能御驾亲征。”皇帝一掌拍在窗棂上,惊动了玉影纱上的松柏影子,“可是皇兄能不能体谅体谅朕?战事不断,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哪!朕不求做一位圣君,至少,至少能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能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不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

“皇兄,朕…”

本不配做这个皇帝!

皇帝喉中一紧,终是没把话说出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