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萝(39)

作者:长安街的药铺 阅读记录

白越道,“小的听说姑娘前阵子寻陈管事要了针线布匹,之后的日子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小的想是不是因为爷说要给她做主,寻门亲事,她便准备起新婚的衣裳了,小的听说这民间女子都是自个绣嫁衣的。”

裴珩脸上微僵,不轻不重地晲了他一眼,“你知道的倒是挺多。”

白越摸摸头,“小的都是道听途说。”

裴珩靠回圈椅上,语气微慵懒,“画师可请好了?”

白越愣了愣,这三爷的反应跟他想的不一样,还以为他会不高兴呢,结果竟一本正经地问画师的事,要他说,还找什么画师,寻什么良人,他的爷可不正合适么?男才女貌,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显然他这爷是没这么想,白越摇摇头,道,“小的派人去寻了,明儿应是有答复了。”

裴珩起身,抚了抚衣袖,话儿一转,又叮嘱他,“过阵子便是陆先生生辰,你备些礼,之后本督要亲自往凉州走一趟。”

“爷确定要亲自去么?”

裴珩点点头,出了书房,虽说是到了春天,这晚上依旧是寒意深深,他进了府中园子,脚下顿了顿,望着遥遥无尽的夜,分外的冷清,想起不知是哪日,谢幼萝说他这园子太过冷清,合该好好布置一番才不浪费了这处好地才是。

这时有人过来为他打灯笼。

他摆了摆手,提步往走过园子,拐上一条小路,没多久便见了光,从门洞里映了出来。

夜里安静时候总有些好处,针儿砸地上的声远远地都能入耳。

“姑娘,这大婚的喜衣,眼下时兴绣鸳鸯伴百合花。”

谢幼萝道,“倒是新鲜,鸳鸯是做在天上的比翼之鸟,百合取做百年好合,寓意是极好的,只是若绣出来,亦不晓得搭不搭。”

她的嗓儿温软细腻,江南女子独有的调,偏生她说话总跟含了口子棉花,许是年纪尚小,又多了点孩子气的腔调,听在一道,又软又糯的,寻常人听了,心窝子免不了蹿痒。

裴珩听了,却心底略为不畅快,他背手大步踏进院子里,屋檐下的主仆俩闻声抬头,忙起身行了个礼。

谢幼萝下了台阶,心下疑惑,“三爷的伤,可是好全了?”

裴珩口中似含了冰刀子一般,“ 难为你还记得本督受着伤。”

谢幼萝不知他突然地哪里生来的火气,又不敢问,只得低下头措辞道,“这段日子三爷忙,阿萝不敢扰了您,便没去看看您,如今您身子大好,阿萝自是为三爷高兴的。”

“本督看,你是比本督还要忙上几分。”

碧云抱着那火红如云的喜衣,正要进屋里去,却听裴珩又道,“这人还没见个影儿,嫁衣之事为之尚早,现在便备着,未免操之过急。”

碧云正要为谢幼萝解释,却见谢幼萝冲她摇摇头。

她过去抬手轻轻抚着那红色嫁衣的面子,这哪里是什么喜衣,不过是她细想了许多。

将来若是真能择一人,从这督主府嫁出去,从此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过此一生,那便正正好好,如若这事成不了,虽裴珩说她可以一直在这住着,但他总是要娶妻生子的,能站在他身边的女人,眼里哪能容得下沙,那么她自也不会当真住下去。

从前那些经历,叫她不得不将事情想得远一些,亦是不得不提前做好一些准备,这人无论去哪,少不得银子傍身,裴珩受伤的这段时日,她便开始细细碎碎做些女工活,晚些时候便叫碧云送去绣坊,这嫁衣也是前几日在那绣坊接的活,这活完了,能得十来两的银子。

只是不想他竟是误会了,她拿起剪子,剪了剪面子上的线头,有些事儿其实也没必要解释的多清楚,于是道,“三爷日理万机,一头还惦记着阿萝的事,实在叫阿萝心里过意不去,”她放下剪子,过去冲他道,“阿萝这段时间闲来无事,学了烹茶,三爷若是不嫌弃,阿萝就为三爷烹上一盏。”

她微微仰着脑袋,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眸底含笑,一双眼亮如星辰。

裴珩眼底微芒,只在她面上略扫了扫,很快便错开眼,绕过她,提步进了她那屋里。

里边碧云早已备好了烹茶的事物,见他们进来,退到一边。

这烹茶之艺,不是三两日便能成的功夫,谢幼萝是寻了书本看的,不过也只学了几许皮毛,她轻轻碾着茶叶,道,“阿萝不过是一时兴起,也没正儿八经做过,今日就在三爷跟前献丑了。”

这样子的细腻活,一般人是做不来的,慢工出细活的事儿,与她的性子倒是挺合。

裴珩不语,身子微微斜着,靠在椅背上,他清冷惯了的眉眼略微松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