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152)

作者:唐不弃 阅读记录

留仙醉!

薛小四黄豆大的眼睛一亮。“是!”他立即笑眯眯地答应了下去。

叶慕辰几乎完全没在意薛小四与国师大人那个不怀好意的眼神。他正沉浸在自己的不悦中。“如此,三日后,国师便与朕一道启程回西京。天下狼烟将起,国师若当真持有公主玺印,不妨随身带着。”

“你放心,”他摆摆手,阻止国师大人即将说出口的话。“朕既然敢邀你入宫,自然不怕你兴风作浪。你只需安稳待在宫中,那些诸侯既然打着旗号要来觐见朕,朕必然是要与他们见上一见。到时候国师只需要待在朕的身边,与朕一同参加宴会即可。”

南广和简直要被这人的自说自话气笑了。“你登基这些年,从来没赐过封牒给他们,到时候君不君臣不臣,一桌子坐在一起打叶子牌么?“叶慕辰俯下身,凑到他面前,沉声问道,“不愿意?怎么,难不成,国师真想造反?”

两人凑的极近,彼此间呼吸可闻。

鼻端一道优昙花气息与另一道木质熏香气息相互缭绕。优昙花是这九嶷山隐门内必备熏香,常年浸染,就像当年那个韶华长公主的身份一样,刻在他的血与骨,战袍尽染。

而另一道木质熏香,则是极深的海底处寻得的松木化石,挑出指甲盖大小的一点,细细地碾碎了,与沉水香、乌参、松脂、白檀、千金草等其他香料混合,日夜不停地捣至三万余下。制成香丸后,寻一个镂空白铜香炉,点燃,沾衣即附,弥月不散。如此熏香月余后,这股气息独特的混杂了松木香脂与深海幽冷水气的味道,才能长久而不经意地染在这人的衣袍。——如此费事而讲究的熏衣方式,当年原本是南广和自一本残卷中看来,当作笑话讲给贴身内侍小三儿听过。

那时候,他已经被幽禁在韶华宫,寸步不得出。身边除了小三儿和崖涘,平日里连个活物都看不见。

如今想来,平日里无意与小三儿的一句笑谈,叶慕辰是如何得知的?

难不成,从那时起,叶慕辰便驻足于韶华宫外,不止是偷窥,还能够听见他与小三儿的那些私密话?——会不会,这才是他当年求娶的真正原因?不是为了这世间虚名,不是为了这泼天富贵,而是为了他南广和这个人?

……叶慕辰,孤的朱雀仙君呵!纵然忘却了所有,却依然每一次,每一世,都执着地循着他的脚印追随而来。隔着迢递推开的天宫门,顺着血水浸泡的三途河,手执火把,一路跋山涉水,为了他而来。

南广和悚然心惊,两眼间倏地一热,忍不住鼻酸。电光火石间,薛小四拖着笑音的嗓子救了他一回。

“山主大人,留仙醉已然热好了。小心烫着。” 薛小四端着一壶酒,另一手端着热酒的炭炉,小心翼翼地替他斟了一小杯。白玉杯内晃动着一汪浅碧色的酒液,晶莹剔透,嗅来颇为诱人。

南广和收住所有思绪,再次庆幸崖涘所授这遮掩面目的小法术甚是高明。如若不然,此刻他必然面白如纸,是个人就能瞧出端倪。

南广和垂眸,雪白拂尘丝轻垂,白衣不动,宛然一尊玉雕成的人儿。他冲薛小四点点头,随手朝案前一指。

薛小四便笑得诚心诚意,随后将炭炉放在叶慕辰面前,酒壶搁在炭炉上,鼻孔里嗤了一声,袖着手淡淡道,“叶将军,请用。”

区别对待如此鲜明。

便连一向面无表情的叶慕辰也没忍住,嘴角抽搐。

南广和冷眼觑着,不由得笑了一声,替这不省心的跟班薛小四圆场子。“留仙醉乃九嶷特产,取山中积雪(因为不要钱),与新年第一茬稻谷(并没有),精心酿造七七四十九日(……鬼知道他在说什么)。开窖之日,香飘十里,师门上下对此酒均赞不绝口(……反正九嶷山就剩下他和崖涘两个人了,随他怎么吹)!”

叶慕辰原本打算提壶的手莫名抖了一下。他抬起一张杀伐果决的脸,面无表情地看着南广和。

“国师大人,你好像很怕朕不喝。”他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拖着尾音,继续面无表情地看着南广和。

南广和潇洒地掸了下拂尘。“叶将军多虑了。”

为了验证此言不虚,他随意啜了口杯中碧绿的留仙醉。

有一句他的确没骗叶慕辰。这酒乃是崖涘所在的九嶷山特产。但他没告诉叶慕辰,同样的,这酒如今除了下界修习九嶷山秘术的人以外,旁人饮了留仙醉,往往会大梦一场。施术者只需要一牵引,饮了此酒的人就会有问必答,没有任何秘密可以藏得住。

留仙醉,原本就是源自昔年天宫的秘术引子。昔年,他们这些天界帝君们偶尔无聊,自某洞府掘出一坛留仙醉,游戏人间时若遇见了一两个有趣的灵魂,便诱他们尝上一两口。后来他们才发现,凡人但凡染上一滴酒香,便昏沉沉,不受控地在仙人询问下,有问有答,无意间展露镌刻于神魂深处最深的私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