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99)

作者:唐不弃 阅读记录

——就连将吾儿伪装成女子,赐封号韶华,也是崖涘向他师父提议的。

隋帝并不明白将广和伪装成一位公主有何特殊意义,但许多次,他从那对国师山师徒、尤其是从崖涘欲言又止的态度上,猜测这或许与仙阁对待广和的态度有关。

据崖涘数次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只言片语,隋帝推测,或许仙阁并不太看重一位公主,至少能容忍广和活到现在。但若仙阁知晓广和是个男子,或许自从他诞生起,就已被分食殆尽。

至于仙阁为何如此看重广和性别一事,男子身的广和又犯了仙阁什么忌讳?隋帝却一直没猜破。

“眼下仙阁催着要人,帝君打算如何办?”叶慕辰犹自不放心,追问道。

隋帝意味深长地冲他笑了笑。“便是你口中不可信任的崖涘道人,回了国师山,据说国师山中有一物,可暂时作为与仙阁的交换,让仙阁再缓缓。”

“……最好,能缓上五年吧!”隋帝疲惫至极,语气凉薄。“五年内,在仙阁再次来人前,叶慕辰你……起事吧!”

言罢,隋帝闭了闭眼,长叹了一口气。挥手示意他退下。

叶慕辰却不走,仍直勾勾的盯着隋帝看。“那到时候,陛下怎么办?“隋帝似是极度疲惫,再也懒得开口说话,闻言只似笑非笑瞥了他一眼,眸子里净是嘲讽。

许多年后,已做了大元朝帝君的叶慕辰脑海中回放这一幕时,他才恍然明白,那日在书房中隋帝眼神里未尽的话语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第46章 双剑

昭阳五年七月初八, 叶慕辰自隋帝处得知了一连串皇室秘辛,作为回报,他应下了一场极艰难的战事。

七月初九日, 隋帝依旧以长公主病重为由, 暂停朝会。

七月初十……

七月十一……

直至七月十三日, 隋帝依旧暂停朝会,理由是长公主大病初愈, 朕躬须陪伴左右,以免皇儿惊惧不安。

玉墀下,苦苦守候多日每天起早摸黑披星戴月赶来早朝却每天都被帝君放鸽子的一众朝臣立刻炸开了锅, 各个叫苦连天地抱怨。更有甚者, 如那位总是吹胡子瞪眼的御史大人当场撸起袖子,打算冲上去殴打那位传旨的小太监,口中喊着宦官误国。

又是那位那位新晋的礼部尚书诜存浩跳出来, 先是安抚了一众文官, 随即便慷慨激昂地说了许多应当进谏帝君多纳妃的话,引得文官们均点头赞同。

武将们则大多面无表情地站着, 反正习武之人三更天练功是常事儿, 也不耐烦听文官那些啰嗦话。不时有武将出列, 与排在首位的镇国将军叶慕辰打了个招呼,便径直回家去了。

叶慕辰一一应了,却不走, 只立在玉墀下不言不语地听着。他素来不爱交际, 与文臣几乎没什么交涉,加之前些年叶老太太闹的那场乌龙戏, 如今他颇有些远着诜家人。

直待那位春风满面的诜大人被众人簇拥着离开后,叶慕辰这才不急不慢地甩甩袖子, 自玉墀下缓步登上台阶。走到角门边,果然见一个十三四岁的伶俐小太监候在那儿,引着他一路往长生殿方向去。

到了长生殿外,那小太监便朝他行礼退下。叶慕辰抬眸,不出所料,大太监尚喜正笑吟吟立在廊下候着他。

“小叶将军,请随老奴来。”尚喜年纪约四十岁,自幼伴帝君身侧,早已熬到了后宫内侍第一人。寻常官员求见帝君,往往都得婉转托几道,才能见到这位大太监一面。就连叶慕辰,此前也从不曾得到这位大太监亲自等候的好待遇。——从前都是他爹面君的时候,尚喜才会如此。

叶慕辰抿了抿唇,跟在尚喜身后,便听这大太监朝内唱了声喏。“陛下,小叶将军到了!”

“倒来的快!”隋帝带笑的声音自殿内传出来。“进来吧,朕这儿有一把好剑,小叶将军你也来替朕参详参详。”

殿门一共三重,回廊合计九曲十八弯。重门两侧皆有豆蔻年华的宫娥侍立两侧,见叶慕辰经过,纷纷含笑打开帘子。自回廊至长生殿内,香风旖旎,十数盏挂着宫妃名字的花灯挂在檐下。各个样式奇巧,随风轻轻地晃动不休。

叶慕辰目不斜视垂眸而入,直到踏过门槛,终于见到帝君时,方才撩起眼皮……然后,他愣住了。

长生殿内光线异常幽暗,他闭了闭眼,才勉强习惯了室内的景象。

再看过去时,只见隋帝含笑侧身歪在一张软榻边,贵妃娘娘亦倾身坐在锦凳上抬手替榻上那人轻轻擦拭额头。这两人身侧,影影绰绰,各自环绕无数额画娑婆唇点脂花的美貌宫娥。长生殿内数十人,然而叶慕辰此时一入眼便只看到了躺在榻上闭目而眠的那个小少年——正是他心心念念寤寐思服的殿下,韶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