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110)

作者:且醉风华 阅读记录

两人只好不再多说什么。

从沈缙那里出来后,姐弟俩就往福寿堂走去,然而走到半路,沈云如却拉住了沈约。

“大哥哥的事你莫要多想,他比我们都年长,自己会看着办的。”她说,“不管今年秋闱结果如何,你三年后肯定是要下场的,今年一过,爹爹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你身上,你自己要有个准备。”

沈约沉默地点了点头。

沈云如抬手轻轻搭上弟弟的肩,鼓励道:“你既是男孩子,就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但凡有了这份勇气,也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做成的。”

沈约其实对三年后的事情还没有太确切的想象,他只是有时候看见这样背负压力的兄长,还有愁眉紧锁的父亲,会很想自己走到前头去帮他们。

他不是没有冲动地想过干脆自己今年就下场算了,可是父兄科考的经历就在眼前,以至于他无法不清晰地对这条路有个认知,那就是:科举不易。

不是寻常人口中说说的不易,是他亲耳,还有亲眼见证到的不易。

他曾经是真地认为兄长可以青出于蓝,甚至超过当年与父亲同榜的那位探花郎的。

可是谁能想到他大哥哥第一回 下场写诗赋就因落了官韵而遭黜落?熙宁十六年那次,原以为已有了应试的经验会好,结果偏偏那年的知贡举不喜当时流行的以怪诞奇涩为高的太学体,转而提倡平易流畅的文风,以致不少人白费了数年功夫。

他大哥哥就又落了一次榜。

可见有些事并不是那样绝对的。

连兄长那样优秀的人都做不到,十五岁的他又怎能做到呢?

他还不至于那样无知无畏,正因为知道科举的不易,所以他也很清楚自己仍需积淀。

他只能寄希望于三年后的自己。

“大姐姐放心,”他平静地回道,“我已做好准备了。”

第54章 草芥

沈老太太这日也在家中的佛堂礼佛,唐大娘子陪着她在一起念经,中午两人还一起用了斋饭。

沈云如和沈约姐弟过来问安的时候,姑媳俩正坐在小院里饮茶,见到两个孩子,唐大娘子还招呼他们过去也喝些,说是供过菩萨的。

沈云如觉得她母亲这几年的变化有些大,这种变化不是在性格上,而是礼佛。她觉得母亲如今已经算是到了很虔诚的程度了,虽不知娘亲这样是不是有意投婆婆所好,但显而易见,这两位的姑媳关系的确也是比从前更融洽了些。

在她的记忆里,近年母亲为了和婆婆一起礼佛来福寿堂的次数,远远多于从前来探望——无论是探望婆婆,还是探望她。

沈约对这些事向来无可无不可,也不会为这点细枝末节去想太多,只依着长辈心意照办便是。

姐弟俩饮过茶,沈约就告辞先回去看书了,沈老太太对孙儿的勤勉很满意,但随后想起长孙,又不由轻叹了口气。

“我们家到底还是男丁稀薄了些。”她说,“若缙哥儿能有个年纪相若的兄弟,又或者二哥儿也有能一起读书玩耍的伙伴,也不至于全家都只能望着他们。”

唐大娘子顿了顿,说道:“是我们少了些儿女缘分。”

沈老太太脸色微沉地道:“不是你们少了儿女缘分,是有些人没那个福气。”

唐大娘子没有接话,沈云如也知道婆婆说的是谁,更不好多言。

只听沈老太太沉吟着又道:“今年不管缙哥儿中不中,婚姻大事也该好生安排了,不然再等下去也会耽误了他弟妹。”

沈云如还是第一次听到长辈在谈及婚姻大事时提到自己,她不禁脸上有些发烫。

几乎是在瞬间,她忽地想起了蒋修。只是她还没来得及理清楚自己为何想起他,就又听母亲接道:“官人的意思,是还想再等两榜……”

“太晚了。”沈老太太道,“早年我就是因为担心他分心,所以让他娶亲晚了些,可他还不是婚后才考中的?早知如此我也就不浪费那些时间了,如此说不定家里孩子也能早些成才,不至于让他这个岁数还在操心。”

唐大娘子不好再多说什么,只道:“那我回头让官人留意一下。”

沈老太太道:“这事你我帮着看好就是了,他们男人哪里懂看女子。”她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旁边的沈云如,“掌珠,你先回房去吧。”

沈云如知道长辈们这是要自己回避,于是恭敬应下,转身去了。

沈老太太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你觉得谢家那孩子如何?”

唐大娘子一愣,待反应过来阿姑说的是谁后顿时吓了一跳,忙道:“那谢家门庭也太……而且那孩子是五月五出生,命格不好,克父,这岳父也是父,我只怕会影响官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