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357)

作者:且醉风华 阅读记录

……

陶思臻的死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然而其他人还没有来得及对三司使陶宜多表达几分慰问之意,很快就又被另一个消息给震惊了。

记注官谢暎竟上奏恭请皇帝御驾亲征。

满朝哗然。

不仅主和派坚决反对,就连部分主战派也认为风险太大,万万不可。

国君毕竟是国君,而且皇帝已年近六旬,身体又一贯文弱,万一路上折腾出个好歹怎么办?

太子对此亦有顾虑。故而他虽赞成谢暎奏中所提需激励前线兵民的说法,但却表示自己愿意以储君身份前往。

这时,陶宜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虽有此忠君勇武之心,然与北丹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作战相比,恐反而令我军和百姓生出相形见绌之感。”他顿了顿,又续道,“此战若不胜,是太子殿下之误;若胜了,亦是太子殿下之误。”

太子愣了愣。

就连皇帝和景旭、鲁墘等人也感到有些错愕。

而谢暎已迅速接过了话,说道:“储君便是储君,国君仍在,何以越俎代庖?”

太子闻言,心中微惊,意识到这是两人在提醒自己,于是旋即闭口不言,转而朝着身为一国之君的父亲恭敬地行了一礼。

其他人也纷纷反应了过来,那些出于各种心思原本想要支持太子代往前线的朝臣此时也只好又绕了回去,一味劝说御驾亲征是大事,不可贸然赴险,还拿出了前朝君王好战,动辄御驾出征,结果积弊至于亡国的例子。

甚至还有人怀疑陶宜是因侄儿的死,所以报仇心切。

但赞成皇帝御驾亲征的人也开始站了出来,其中包括同样主张积极抵抗的末相杨涛。

身为殿中侍御史的沈约此时也在朝堂上,他从始至终没有言语。

看着站在人前的陶宜和谢暎,他心中如有惊涛骇浪,又有五味杂陈。

明明不过数步之距,他却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离得很远。

这日的早朝上并没有议出来什么结果。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倾向于议和,更不愿意亲身往前线督战。只不过他又素来重视朝臣们的意见,而且对于目前的情况也拿不准会如何发展,所以便显得有些举棋不定。

散朝之后,鲁墘找到了陶宜。

“若谷,我很不明白你。”他皱着眉,显得有些无奈,有些失望,又有些语重心长,“你侄儿的不幸,我也很难过,但你难道不是更该因此明白和平的重要么?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对大盛江山,对我们,对百姓,都没有好处。”

“你不该附和谢无晦请官家御驾亲征。”鲁墘说道。

陶宜看着他,少顷,忽然向对方端端行了一礼。

鲁墘微怔。

“这些年我一路走来,多得相公提携。”陶宜开口时的语气很平静,也很诚恳,“在我心里,其实一直是拿您当作老师看待的。”

“我从来都不希望你我之间有意见相左的一日,所以尽管有时我并不认同您对待新派的方法,但也未说过什么。”

“可是北丹来犯,国难当头。无论新策旧政,都避不了他国铁蹄,也躲不过沙场埋骨。”他说,“若已无国无家无民,我们做再多,又能造福于谁?我走到今天,并非单单为了自己的前程和陶氏一族荣光。”

“务青也不是。”

陶宜顿了顿,方续道:“在这件事上,我与相公的意见实难相合,还请相公明白,过往情谊仍在,只是彼此各有坚持。”

鲁墘看着他,神色复杂,没有言语。

而陶宜也不再多说,只径直向着对方又再一礼,便从容转身离去。

良久,鲁墘抬眸望向阴翳的天际,淡淡弯了弯唇角,感慨道:“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倔的像个少年。”

“我们求和,也是为了有国有家,有民啊!”他如是轻叹道。

接下来的日子,边报仍频传。

好消息是,北丹大军没能攻下定、保、冀、瀛四州,也未克太原,意图包围夹击之势终不成。

然随后而来的坏消息是:北丹并未因攻城不顺而士气受挫,反凭其铁骑之迅捷勇猛,不惜绕后一路纵深,将大盛诸路援军甩在了身后,攻破河北东路的德清军,现已兵围金州。

而金州若破,汴京便不保。

枢密使提出建议,请皇帝避往成都。

鲁墘也赞同迁都南下,但这一次景旭却基于新政实施的考虑,表示了反对。

坚持抗敌的还有太子和末相、陶宜等人,也包括谢暎。

朝上再一次为迁都和亲征的选择争执不休。

风声难挡,“汴京将失,官家有意避往成都”的消息就这样传到了民间。

第159章 打算

蒋世泽匆匆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母亲还有妻子商量之后的打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