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367)

作者:且醉风华 阅读记录

此时,忽有个和气的女声在外头喊“照因”。

姚之如便循声出了屋。

庵堂里本就寂静,蒋娇娇坐在窗前倒是把两人说话的声音听得很清楚,来人是庵里一个叫作照慧的师太,是特意拿分好的一小笸木炭过来给姚之如的,道是不久前又有人来捐了些。

姚之如道了谢收下,然后同对方寒暄了两句,把人给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待她返身回来,蒋娇娇便道:“看来这静居庵还是有不少虔诚的香客。”

其实这样的香客挺少的。尤其是现在木炭这么贵的情况,竟有人会特意来捐这个,姚之如还是挺意外。

不过她也并未太在意,只是点了点头。

这时候,玲儿跟荷心也回来了,屋子里也随之氤氲开了一阵热气。

玲儿正要回手关门,忽而瞥到个人影,于是唤道:“许大夫!”接着便转头对姚之如道,“姑娘,许大夫过来了。”

姚之如本也离门口不远,转身过来往屋外一望,果然看见许悠身披氅衣,正撑着伞往这边走来,而他的小厮也行在伞下,身前还背着小半筐炭。

许悠走到屋前,向着她一笑,说道:“正好元宵放假,我就先过来看看。”又道,“来时恰好在山下碰见个卖炭翁,便顺便买了些拿来庵堂,这些是你的。”

他话音刚落,蒋娇娇也步至了姚之如身边,见状便笑道:“许大夫,好巧啊,早知我来时也在山下先逛逛,没准还能在你前头碰上那卖炭翁。”

许悠倏然一顿,旋即端正了容色,垂眸一礼:“蒋大娘子。”

蒋娇娇也笑着回了一礼。

姚之如笑了笑,对他说道:“我与蒋大娘子正在喝茶,许大夫先进来坐吧。”

许悠客气地礼道:“茶就不喝了,我帮二位看个平安脉就走。”

“我就不用了,”蒋娇娇立刻表示了婉拒,“反正也没什么不舒服就只当样样都好,我可不想喝药。”

她一边说,一边让了许悠进来。

姚之如却觉得过意不去:“麻烦你专程跑一趟。”

“不麻烦,我本也有事拜托小师父。”许悠腾出手,从身上拿出了一只绣着兰竹的锦囊,说道,“这是我戴了多年的,可能用得太久所以破了,想请你看看能不能补。”

姚之如接过来看了看,说道:“磨损地有些多了,可能补起来还是有点痕迹。”

她想着许悠毕竟是在医官院当差的,而且他本是杏林世家子弟,平日里的打扮也看得出是个讲究人,若用的小物破旧了只怕要被同僚笑话,于是便主动地道:“这样吧,要不我照着这个重新给你做一只?然后旧的这个我还是给你补好。”

许悠怔了一下。

姚之如担心是自己唐突了,就谨慎地问道:“还是说,你只想要这个旧的?”

“哦,不是。”许悠回过神来,唇角轻弯,说道,“我是想,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一旁的蒋娇娇接过了话:“没事,许大夫就只当是给我嫂嫂的绣舍又定了个活儿,来都来了,之之又正好有空,何必推辞。”

姚之如颔首道:“反正我这里本也有活计,你这个不费什么事,顺手就做了。”

许悠看着她,莞尔道:“那便多谢了。”

蒋娇娇看了看许悠,又看了看姚之如,少顷,浅浅弯起了唇角。

……

京城的这场雪一直下到了十七那天,纵然朝廷有心造势,将宫城大内前的山棚灯景都精心地打造了一番,但走上街头和去往寺院观灯的人还是少了许多。

这一年,是蒋娇娇有记忆以来,最为萧瑟的一个元宵灯节。

正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二月中,伴随着金州的捷报终于到来,一个消息也再次传入了京中——

北丹提出议和。

第163章 波澜

北丹正式提出议和后,大盛朝廷的意见也再次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即以原来的主战派为主,他们认为北丹这么快就提出议和,反而说明了“议和”才是对方的目的,至于冒险纵深,兵临金州,不过是为了逼大盛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

故而这一派的意见是:议和可以,但北丹需退兵以示诚意,双方另择议和地点商谈,且大盛如今既占据优势,在谈和条件上便也可仔细斟酌。

但主和派以及原本就有些左右摇摆的中立一派则认为——议和是为了抓住机会尽快结束战争,而不是反复纠缠令局势再度变得不可控,大盛实际上并无多少优势,所以建议就在金州谈判,以免夜长梦多。

朝上争得不可开交,而民间得知北丹主动提出议和后,已有不少人开始提前庆祝起来。

这天傍晚,蒋世泽回了家,金大娘子一眼看见他走路不对劲,便立刻迎上去扶住了人,关切道:“这是怎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