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家主大人+番外(150)

作者:山中君 阅读记录

老林道:“平日都好说,近日可不行。最近因为知府大人要开什么诗会,城里的读书人是到处吟诗作对,今儿已经有好几位客人订了东道,鱼要让了你,我的招牌岂不砸了嘛。”

乐坊和文坛息息相关,一般有文坛盛事,便是乐坊做生意的好时候。

大家比的不单是哪家的女伎才貌双全,哪家的丝竹班子入耳,还要比哪家的酒菜精致,总之才子们拼才气,乐坊拼人气。

对于乐坊大厨来说,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元墨深谙其道,自然不会强求,最后老林拎了只小木桶,捞出两只给她,“只能两只,再多可不能了”。

元墨一看,里头是鲫鱼:“咦?不是河鲀?”

老林哈哈笑:“天冷了哪里还有河鲀?不过你放心,那老兄养出来的鲫鱼也是一等一,你回去一尝就知道,鲜嫩弹牙,天下无双。”

看来那老头真有什么秘法,什么鱼经他的手一养,马上就不同凡响。

元墨拎着鱼回姜家,不由开始幻想,一旦她把怪老头的秘术弄到手,可以在平江里圈一张网,鱼就养在自己窗下,随用随取,定能做成京城一绝,到时候客似云来,财源广进,呵呵呵呵……

“元二爷?”迎面一位瘦长白衣汉子走来,施了一礼。

元墨点头:“我是。”

“在下奔雷手,奉三爷之命,特来相请。”

元墨看他太阳穴高高鼓起,仿佛是师兄说过的内家高手,想来内功十分厉害。

姜三爷广交天下好友,手下网罗了不少江湖高手,这位奔雷手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姜家的嫡支人口甚是单薄,如今只剩姜九怀和姜其昀两个,上一辈全军覆没。

但姜家权倾天下,旁支甚多,嫡支人少的时候,便越发倚重旁支。比如在京城主事的姜长任姜四爷,还有在扬州这边的姜长信姜三爷,都是属于比较有头脸的旁支。

和野心勃勃的姜四爷不一样,姜三爷在先家主逝世之际,助年幼的姜九怀登上家主之位,悉心教导,一心扶持,不遗余力。

等到姜九怀长大之后,姜三爷则把权柄交还到姜九怀手中,自己则放下俗务,重新过回闲云野鹤般的闲逸生活。

不管在仕林还是在文坛,这都被引为美谈。又因为三爷面貌俊美,风度翩翩,人们便送三爷“玉翁”之号,数十年来誉满江南,风头无两。

三爷住的地方叫做临风轩,屋宇疏阔,走不多远,便看见一大片池塘,池塘里有不少残荷,背阴的荷叶上还有前几日未化的积雪。

一所房屋耸立在水边,高大轩昂。

奔雷手把元墨领到门前,朝里禀报一声,便退下。

元墨把小木桶沿墙根儿放下,才进去。

姜三爷身皮鹤氅,身前一只红泥小火炉,上面一只砂钵,他正专注地看着炉中的火。

药香从砂钵里飘出来,薰得一屋子皆是。

微微一笑,左颊露出一道笑纹,示意她坐下。

同姜九怀在一起时,元墨只觉得他像个长辈,现在单看他一人在此,元墨心想,单冲这一笑,真不亏“玉翁”之号。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香,元墨注意到这里的窗开得极低,极大。

蓦地,她想起来姜其昀的话:“而且当时的书房设在临风轩,窗外就是一大片水池……”

原来,就是这里。

这样的式样,想来是为了方便夏日长风掠过水面,带着荷香水汽一并而来。

然而这风在夏天是种享受,在冬天却变成了一种折磨。就算四面扇子都闭紧了,寒风还是源源不断从窗缝里钻进来,元墨才坐了一会儿,便觉得手脚冰凉,忍不住问:“三爷找小人什么事?”

姜三爷拿布巾垫着手,拿起砂壶,斟了两碗,斟出两碗漆黑的药汁,递一碗给元墨,“喝了,这里冷,暖暖身子。”

要说元墨这辈子最怕什么,除了读书,就是吃药,尤其是这种又苦又黑的汤药。

她整张脸都要苦起来了:“三、三爷,小人不冷,小人扛得住……”

姜三爷道:“怕我下毒?”

这罪名可大了,元墨连忙道:“不敢,不敢。”

姜三爷把药碗往前递了递:“那就喝了。”

元墨只得皱着眉头喝了一口,却发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苦涩,甚至还有丝甜味,居然不难喝。

“里面除了白术党参之类的暖气热血之物,还加了蜜枣和冰糖。”姜三爷露出一丝笑意,“怀儿小时候最是怕苦,不这么着再哄不到他喝药。”

元墨有点意外。

姜九怀虽然挑剔,但从不轻易让人知道他的口味,再不喜欢的菜,真送到面前,他也一定会吃下去。

元墨服侍了这些天,是从他极细微的一些反应来辨别出他真正的喜好。

上一篇:女匪琉璃 下一篇:庶小姐替嫁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