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门+番外(339)

作者:且醉风华 阅读记录

现在陆方有些明白了,李衍这是要把昭王放在眼皮子底下用,所以要让李徽始终都活在危机感里,但又不让对方失去希望,如此才能让李徽每一次办差都尽心尽力,而且办的差也绝不会是能讨好人的差事。

李徽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可以在拥护他的人身后安享声名了。

他不知李衍上位之后这一系列举措中有多少是陆玄的出谋划策,但他可以肯定,昭王是彻底废了。

最后颁布新政旨意,不出所料,李衍连着废了好几个税收名目,头一个点名的就是过衣税。

接着便是整顿沙门事务,命昭玄寺按照地区、寺院规模和登记在牒上的所有僧人名录,按照具体要求分门别类,将那些圈地面积和僧人数量超过规定的全部做出清理,该还籍的还籍,该收地的收地,还严格规定了哪些人不可以出家,着令还归编户,不可逃避从军之责,并鼓励农耕。

圣旨宣读完后,李衍便亲自开口提到了太上皇的修养之事。

“不知众卿可有何良策?”他问。

李彻默默深吸了口气,站出去,将那日在紫宸偏殿内说的可将父皇送去长生观修养的话又“建议”了一遍。

“陆丞相觉得呢?”李衍朝陆方看去。

后者只沉吟了一息便站了出去。

“臣附议。”他如是回道。

第126章 心思

大军开拔前夕,崔湛回了趟崔园。

他是来拜别长辈们的,而这也是崔太夫人等人在宫变之后第一次见到他。

她看着眼前的孙儿,用一种陌生又沉静的目光打量了他良久,问道:“你回来之后还有何打算?不如一并说了吧,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崔太夫人的心情其实有些复杂。

崔湛在这件大事上的胆大妄为、先斩后奏,都深深地违背了往日做人做事的风格,也完全不符合她的教导,这令她震惊又生气。

可他最后却又做成了,还被封为骠骑将军,成了新皇器重的股肱之臣,为建安崔氏的门楣上再添了道光。

崔太夫人气不得,却也喜不得。

她心里很清楚,从陶新荷的事之后,他们这些人说的话就在崔湛那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他甚至都敢瞒着自己去策划这样的事情,与昭王大势对着干……

他同从前已然是判若两人,而她亦是如今才发现,她已掌不住崔家的未来了。

崔昂也在看着自己的儿子。

相比起崔太夫人的复杂心情,他的想法其实要简单很多,不管怎么说,现在是崔氏得了益,陆玄不入朝,朝臣中谁又能与元瑜比功勋?要说陶伯璋这个新任国舅虽也是前途光明一片,可他们家和陶家也有亲,元瑜的妻子和陶皇后是同胞姐妹,这层关系可比昭王那边近多也有益多了。

只看新君上位后对丹阳陶氏的抬举,还有立刻册封了陶皇后所出的女儿为长公主,并赐了“华盛”为号就知道,圣上有多稀罕这母女两个。

他甚至觉得还好儿子够果决。

崔湛听了自己祖母这番问话,也没有什么情绪表露,面色如常平静地回道:“孙儿自是应当继续尽心报效大齐和圣上,族里的事有爹娘主持,祖母亦身体康健,孙儿也可心无挂碍。”

崔太夫人一愣。

其他人也多少听出了这话的几分意味来,纷纷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朝崔太夫人和崔昂夫妇看了过去。

崔昂回过神来,也不由小心翼翼往自己母亲那里瞥了眼。

良久,崔太夫人勉强地牵了下唇角,说道:“既然骠骑将军开了口,我这老婆子便就少操两样心,颐养天年吧。”

崔昂目光微动。

崔夫人端身而坐,没有言语。

其他人或有犹疑,但亦终是没有说什么。

崔湛抬手,躬身向着崔太夫人揖了一礼。

崔湛和陶伯璋率大军离开金陵城这日,众人来为他们送行。

陶新荷同自家兄长说话的时候,总感觉旁边有道目光在看着自己,她其实知道是谁,也说不上为什么不想转头,但心里却又莫名有些慌。

崔夫人见儿子时不时往旁边看,却又迟迟不主动开口找陶新荷说话,心中不免暗暗着急,忍不住给他使眼色,说道:“你这一去也不知又要多久才回来,就不想与新荷多说几句话么?”

两边人隔得并不远,加之崔夫人说这话时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其实陶新荷是听见了的,不止她,陶云蔚和陆玄几个人也都听到了。

陶伯璋还面露为难地清了清嗓子,似乎是觉得劝也不对,不劝也不对。

陶云蔚看了眼自家小妹,也没有言语。

陶新荷很不想因此事成为众人焦点,于是尴尬之下,索性不等崔湛开口,便已直接先对他说了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