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107)

司马庚眸光微动,她这一手用兵,难就难在如何悄无声息将至少七万大军送到魏国边界,只要这件事做好,便成功了一大半,魏国国书一封接一封,想必万事已具备。

根本不必等这十万大军。

除非她是想御驾亲征。

司马庚微震,这样一说,那便是沈家也纳入了她麾下,为她所用了。

司马庚搁下笔墨,垂眸遮住眼底层层涟漪,心中叹息,以萧寒的脾性,决计不可能坐在临淄看十三州风起云变,战机一瞬即逝,她如此一环扣准一环的安排,一日的光景也不耽误,已极尽心思,但那是萧寒。

其余诸侯王多是豪强贵族,有家底,有人脉人望,萧寒却是贫寒起家,足见能力手腕。

此人用兵沉稳,轻易不动兵,一动必有进益,临淄以北的旧燕、中山、旧晋已被他收入囊中,多年来雄踞旧齐,从北望南,对中原腹地虎视眈眈。

如此劲敌,而她又想御驾亲征,危险可想而知。

司马庚心中焦灼,多次叫禁卫去问,回话都是不必他管,叫他安生待着,倒是临近傍晚,两名禁卫‘护送’着一人下了地牢来。

守狱人正在打盹,看又来了一位,且是一位神仙一般的公子,说吃惊也不吃惊,打开第二间,让这位神仙人物进去。

两位男子一清贵俊美,一如天上谪仙,顿时叫这暗淡的地牢也生出七八分光辉,到似乎不是在地牢,而是在金銮殿,或者是竹林云海的地方,叫禁卫们都不能回神。

郭鹏面色发红,又看了看剩下空着的十个囚牢,面色更红,粗声交代了一句照顾好二位公子,带着禁卫出去了。

守狱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个龙渊贵胄清贵俊美,一个山巅云雪九天仙人,看看这个要发一会儿呆,看看那个又发一会儿呆,连饭也不想吃了。

只是两人虽然比邻而居,却似乎气场不太对付,从进来到现在一个时辰过去,相互之间一句话也都没有,一个翻阅着书卷,一个静坐着,眼睑微合似乎已经入定。

这囚牢除了交相辉映更亮堂了些,与一个人或者无人时根本没有区别。

守狱人发了一会儿呆,收拾狱外的家私,搬动一张案桌,一张胡椅时,就比较为难,这案桌是给陛下准备的,一个人的时候,椅子自然是放在废帝面前,现在有两个人了。

守狱人选来选去,索性撒手不管了。

崔漾确实是打算等十万大军驻守上京城后,起程去前线,只不过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御驾亲征,京中诸事安排妥当,暗中前往即可。

萧寒非魏渊之流,麾下非但有强兵强将,还有智计无双的谋臣翁公、茅绥等十数人,萧寒本人骁勇善战,手腕谋略亦是不俗,看是豪爽,实则是原野上的雄鹰,心机缜密,擅机变,文武上都能称雄。

上京城毕竟路途遥远,战局难以把控,秦牧虽身经百战,百战百胜,遇上萧寒,胜负也难说,眼下形势稳定,她倒无需困坐京城,且当年父兄骸骨陷在邺地,是萧寒的地盘,她想将父兄的坟冢迁回来,葬进上京城衣冠冢里,让父兄落叶归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宝宝们留言~

第37章 、该怎么审怎么审

雍丘。

烈日高照, 粮队行至一处旷地,军司马岳山派斥候小队前方侦查路线,下令诸军原地休息。

“好热的天, 这还是秋日么?比得上漠北了。”

小队人马去林中割草喂马,两个营队守在外围巡逻, 其余士兵在辎重车马遮挡的阴影底下歇息,就着水囊吃干粮。

麒麟军军纪言明,行军过程中并不闲聊, 吃完便安静地休养精神,按照惯例, 休息时间为两刻钟,正是斥候来回五里路需要的时间。

五千麒麟军一路押运粮草自白马南下, 过济水,曲遇,行至雍丘,再有十日,便能将军粮送至鄞县或是下邑交于梁焕将军手中。

两军交战,粮草先行,对伐魏东军来说, 粮草供给是重中之重, 所以军司马岳山自上京城带出来的这五千麒麟军,都是精挑细选的军中好手,战斗力强悍, 纪律严明, 是麒麟军中的精锐部队。

斥候很快折回来禀报, 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 “启禀将军, 前方六公里处是颍水、鸿江汇江口,哨前探路时绘制的舆图上有桥,但桥塌了,末将问了江边的渔民,塌了有十来天,我们只能绕道走阳曲山。”

岳山展开舆图,盔甲下眉头皱起,绕道阳曲山,需要多出至少五日。

军司马岳山、参将陶岑着令士兵继续休息两刻钟,带着小队人马快马行至江边。

江水涛涛,清澈与浑浊交汇,江上本来有一座石拱桥,但桥面坍塌,十丈宽的江海在漠北很难见,中原腹地却很常见。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