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154)

沈平穿好衣衫,抬眸去看,大概是因为这丞相,那黛眉下一双凤目里带了些舒朗懒散的笑意,越发如美玉生辉,明珠月华。

沈平清咳一声,提气拔身,飞到窗户边,才又折身道,“男女关系不要太混乱,我家兄长何等才貌,又守身如玉,何必放着珠玉不要,捡着石头吃。”

他话音未落,人已经消失在了夜空里,只留尾音浑厚狂放,崔漾见王铮面容难得带上寒霜,失笑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必与他计较。”

王铮淡声道,“他说的并无错处,连根底都不知晓的人,叫他睡在身侧,不怕趁你不备下毒下杀手么?”

崔漾摇头,“我睡着了也会有所警觉,他伤不了我,安心。”

王铮凝滞,亦想起了旧事,当年他藏着匕首彻夜不睡,一直盯着她寻找时机,有时一盯就是一整夜,几年过去,亦未寻到时机,后头她出了王府,在外招兵买马,扩建地盘,在漠北扎根,他远在上京城,两人便再不是共用一个身份,日日待在一处了。

自那时起,她身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一些是臣子下属,一些则是亦君臣亦朋友,譬如秋家家主秋修然,漠北申氏申伯瑜,宋擎,现在则有司马庚,沈恪,甚至是宴归怀,苏仲棠,以及新贵陈伯寅几人。

这些人便是在朝为官,只怕心思也不是十分纯粹,只愿做臣子。

投之我桃,报之以李。

崔漾取了一卷明黄绢布,提笔写圣令,上书赐铁卷丹书,保王氏王铮终年性命无忧一行字。

崔漾盖上国玺,天子玺印,以及她崔漾的私印,递给他,“王铮,天子一言九鼎,你想要什么,可与朕说,只要朕能给,且办得到,便都允了。”

对身处高位的臣子来说,这世上再没有比枕着这一份明黄圣旨更能安稳的了,铁卷丹书,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皆可留一命,且还是女帝这一朝第一份,不可谓不殊荣。

王铮凝视她的面容半响,谢过了圣恩,接过这卷圣令,看过一遍,起身搁进了火盆里。

那绢帛遇火堙灭,火光照着他清俊的面容,神色不辨,声音沉稳,“臣用不着这个,陛下不治臣损毁圣令之罪便可。”

崔漾一时无言,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想封赏亦无从封起。

王铮见她难得露出纠结为难的神色,握着断萧的手背到身后,笑了笑道,“待陛下从边关回来,臣自会告知陛下臣想要什么,不会危及大成利益,危国害民,陛下一定能给,且办得到。陛下不是说要出宫么?天色晚了,这便起驾罢。”

崔漾听罢,宽了心,用有所求之人,才是用人之道,无欲无求,反叫人不安,王铮这样,便很好。

略想一想,崔漾便应了,“那便待朕自边关回来再说。”

第51章 、一方青帕拿不出

义和坊德善堂。

陈林一见王铮, 当即去撸他的袖子,见上面一段红痕,只到腕间, 立时怪叫了一声,“你这年轻人怎么不听话, 非要中这种毒做什么,说好看也不好看!”

王铮未答,只垂袖遮住腕间的红痕, 不过是想让某人安心罢了,至少她出征在外, 不必挂心他会对其不利,也许她会为他烘干头发, 会给沈恪调制能将头发变黑的药物,会留司马庚的性命,但她已不会信任任何人。

而经她手配置的毒药,除了她,天下无人能解。

陈林见青年虽然面色不显,但周身带了些轻软的气息,叫他这个糟老头子看了, 不由搓了搓了手臂, 跃到崔九面前,指着青年道,“唉, 你管管你这个臣子, 吃了好几次毒药了!这个药老头虽能做出一样效果的毒药, 但是解药却是配不出来的, 老头只能配出老头自己下毒的解药!”

都是摧心散, 呈现出的红痕有细微差别,背后都是药方配比计量的千差万别,谁制的摧心散,只有谁能解。

日后她会让王铮想通放下的。

崔漾朝老神医拜了一拜,“家父受了刺激,先生医术了得,晚辈拜托先生了。”

崔冕崔灈也跟着拜礼,陈林跳到一边,“不用拜托老头我也会尽力的,不冲崔呈早些年做的混蛋事,就冲丫头这几月送来医馆的药材,老百姓知晓这是天子缩减宫中用度赠药,都高兴得不得了,没吃药病也好了一大半了。”

他说着嘟囔了一句,“照老头看,你那寝宫修得实在是奢华漂亮,这用度减一半再减一半,对你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哪里是减什么用度,不过走的是她自己的私库罢了,崔漾失笑道,“改了课税以后,看国库的情况,充裕的话会给医馆拨一笔钱,用来抵充诊费,只要先生不嫌累,国库便可让德善堂变成真正的义诊善堂。”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