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22)

崔漾勒了勒缰绳,念及自己的名声,以及一路来百姓们的议论,倒哑然,“要是仗着一张好脸便想胡作非为,倒要叫你失望了,你还没有绝色到能让我出这么多力气的地步,不至于。”

司马庚神情冷寂无波无绪,眸色却漆黑,深不见底,淡声道,“我说的秘密,不是我的身世血脉,亦非宝藏,而是事关你会在意之人的生死下落,你若不想知道,尽可杀了我——”

崔漾失笑,已失去了与他周旋的兴致,左右后日禅位大典一过,非叫他魂归西天不可,遂懒洋洋勒马,“我在意的人很多,不知你说的是谁。”

司马庚袖中手指微拢,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道出这件事,但眼下对方既已动了杀心,这便是一张筹码,便如他所言,崔九绝不会杀他。

司马庚上前一步,开口道,“我说的是——”

崔漾勒马,蹙眉看向远处。

“报——”

快马疾驰而来,是元呺,随之一道来的,还有尚书郎中杨明轩,另有两名背着信筒的褐布军服男子。

司马庚熟悉军务,面色骤变。

崔漾一看那男子衣衫,还有手中拿着的黑褐色节符,微变了脸,“何处?”

两个军曹谒者要拜,被元呺拦住了,禁军围上前,悄无声息地清了场,杨明轩心神紧绷,“晋阳。”

崔漾接了军报,军报上印有三种漆腊,三红,上党告急,吴王吴顺十数万大军压境,太守侯万重八百里加急件告急求援。

“吴顺兵分三路,后续还有押运粮草辎重的援军,人数只会比十万不少。”

崔漾沉吟,晋阳是吴王吴顺的地盘,拥兵二十万,东有萧寒,西边麒麟军,有陈方坐镇,吴顺便是倾巢而出,也要留至少四五万看家。

但哪怕是十五万,眼下对她来说都有些棘手了。

按道理改朝换代的消息至少也得两月才能传回边疆,两个月足够她稳固朝纲,现在吴王吴顺打着诛杀司马昌,进京勤王的旗号,是歪打正着了。

崔漾正要吩咐回宫,远处又传来马蹄声,飞马似乎惊了商家百姓,不少惊呼声,乱成一团。

“报——”

于节下马,奔上前来,满口的燎泡,“颍川沈恪发动文武百官,各家权贵宗亲,签署联名书,预备在三日后禅位大典上,罢朝请命,逼迫陛下还朝于司马氏!”

他这话一出,立在一旁的杨明轩、元呺、许晨几人都变了脸色。

崔漾翻看于节带来的名录,倒是笑了笑,沈恪这个发难的时机选得好,想来沈家已先一步收到了军报,此时联合百官罢朝请命,叛军压境,她不得不调兵平叛,一旦调兵,便压不住罢朝请命的百官。

如果不调兵,晋阳吴顺十二万大军顺汾水南下,攻破函谷关,与守在上京这十万麒麟军战在一处,再有京中官员倒戈配合,她必败。

迫于内外压力,她若无应对,被逼下龙椅不过是迟早的事。

女称姓,男称氏,在这些人眼里,女子自然不算司马氏。

崔漾吩咐暗卫,“把安平王带回地牢,严加看管,立刻去传旨,宣骠骑将军秦牧,前将军盛骜金銮殿议政。”

又吩咐郭鹏,“看样子一个囚牢不够用,你叫匠人接着修,暂定十二个。”

作者有话说:

感谢辞瑾@宝贝投喂的地雷,感谢LokiofAsgard宝宝投喂的营养液,感谢宝宝们留言~

第9章 、端看她意欲何为

郭鹏很有执行力,匠人们也是现成的。

功曹听要改出十二个囚牢,吃惊不已,又看了看关着的那位,真真是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坐在那暗室里,也熠熠生辉,清贵俊美。

功曹迟疑问,“只是牢房?陛下可另有交代?”

郭鹏不解,“交代什么?”

功曹比划,“要不要修一些寝房、浴池之类的云云啊……”

郭鹏粗声道,“陛下只说修囚牢。”

功曹不急,旁边一个小工匠急了,压低声音小声说,“大人呀,事事都要陛下吩咐,还要我们干什么,郭大人您想想,鲁王司马昌,被陛下一箭射杀了,废帝,逃跑几次,朝露殿都拆了,人还关在这儿,此二人有何不同?”

郭鹏是个实打实的大老粗,却也能一眼看出两人的差别,一个老丑,一个俊美,再加上宫内外盛行的流言,郭鹏霎时粗红了老脸,主上貌似确实是这样,对待敌人,无才的,无德的,长得丑的按罪论处,有才的,或者长得好看的,就关起来。

下一个准备要关的,不正是与废帝齐名,容貌上甚至还要胜出一筹的洛神公子么?

这可不是明君所为,但当了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做些想做的事,还当皇帝做甚!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