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233)

几人乘坐同一辆马车,杨明轩神情凝重,“只怕越地事情有变,否则为何一应要杀死我们四人,和我们四人相关的,只有那封写给陛下的密令,崔呈父子果真要反。”

“报——”

“报——八百里加急军报——”

信兵人到车前,嘴唇抖动,眼眶红肿,司马庚揭了信报,拆开封泥扫过一眼后,一时只觉被光刺到了眼睛,非但眼前是白的,脑中也是空白,周遭万籁寂静,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杨明轩几人捡过落在地上的信报,看完,面南跪地,痛哭出声。

司马庚勉强定住神,看信兵神色,猜这消息恐是已传遍前方的村舍城镇,缓缓问,“如今谁是新帝。”

如果崔呈秉承选后宴遗旨,拥立徐来为君,那么不会有杀手来刺杀他们,但如果不是徐来,那么一则崔呈疯癫病确实早已痊愈,二则他们送往越地的信报被人截下,她没有收到信息,说明除了崔呈父子,她身边还有别的不轨之徒。

她武功智谋皆不差,走过刀山,蹚过血海,可为人有时过于宽宥,待身边人赤诚真心,若是叫最重要最信任的人背刺,那么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宴归怀靠着车窗,盯着窗顶的烈日,扣着窗棂的手指泛白,见许先生站立不住,勉强扶住,却说不出一句安慰告慰的话……

杨明轩痛骂,“贼子卑鄙下作,陛下何等爱重,此等背信弃义之人,如何做得了帝王,我杨明轩便是血溅三尺,也必不会叫他如愿!”

小兵回禀完,退下后,车里只剩了杨明轩的咒骂声,司马庚开口道,“如果她当真死在地宫里,崔呈不必要放这一把火,有她的尸体在,更能打消群臣的疑虑,既然放了火,要将人烧得面目全非,叫人无法靠容貌辨认,十之八/九那具尸体根本不是陛下,陛下可能还活着,我们现在要做的,一是暗地寻找陛下的下落,二是稳固朝纲,等待陛下归来。”

见几人眼中萌发出希望,渐渐恢复了清明,司马庚缓缓道,“崔呈此人,十多年前便喜好排除异己,独揽大权,神志不清了十余年,如今一朝清醒,不会有什么长进,一旦他得势掌权,朝廷上下必定一番腥风血雨,如今朝中得重用的,大多是能人治士,崔呈不会手下留情,我等绝不可叫其毁了大成江山。”

杨明轩大悲又大喜,依旧愤然,“虎毒尚不食子,此贼竟以身为饵,叫陛下舍身营救,再置之于死地,实在是猪狗不如,这样的人还想为君为帝,简直是天下的笑话。”

古往今来,因争夺皇位而背信弃义,父子反目的事还少么?

他们早该提醒陛下提防的。

只一来安定侯疯癫,无人会察觉他有何威胁。

二来其人与陛下感情深厚,回想过往安定侯宠爱女儿的事迹,尚历历在目,陛下非但寻神医,自己也钻研医术,一心只想将安定侯治好……

谁曾想。

父女之情,终抵不过权势。

宴归怀已缓过劲来,深吸一口气道,“只怕崔呈在百官将士们面前言行矫饰,做慈父的表象,以此赢得百官将士的效忠,需要立刻派人将他的罪行公诸于众,哪怕暂时没有切实的证据,也叫众人心生疑虑。”

“梁焕、秦牧二人是忠将,且脊梁骨硬,便是拿他们家人威胁,也不会叫他们屈服于小人之手。”

司马庚沉吟道,“另外派人将陛下欲立徐来为后的消息布告天下,坐实徐令争夺帝位的名分,徐令手掌二十万大军,必与崔呈相互牵制,拖延时间。”

许半山点头,吩咐几名暗卫里脚程最快,也最沉稳的柳征,“你快马加鞭,一路敲锣打鼓传播消息,好叫百姓知道崔贼的兽行,知道此事的人千千万,崔呈想灭口不容易,必须要将此三贼的阴谋昭告天下。”

柳征领命,临走又迟疑,躬身行礼,“几位先生的安危……”

现在传消息要紧,许半山苦笑,明主若已逝,他这一把老骨头,留着亦是索然无味,但便是死,也要正主之名,不叫主公死得不明不白,“去罢——”

窗外却传来一把稍冷的声音,“柳征留下,我去传信,诸位放心,若当真是崔呈三人所为,在下定当将其头颅搁下,炼化成灰,撒在桥面上,叫其千万人踩踏。”

那话里透着彻骨的寒意,传入马车内,叫人也跟着心里生寒,是洛铁衣。

司马庚掀帘出去。

丈外的黑衣人身法如鬼魅,立在另外一架粮草车上,到此时出声,周遭的士兵们方才察觉,举着刀兵相对。

这名暗卫武艺高强,常来往各郡传信,许半山、杨明轩都见过,杨明轩先下了车,“自己人,都继续赶路。”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