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256)

陆言允冷静道,“狼烟燃起的地方是连村,算一算狼烟燃起的时间,到现在,只剩下半日功夫的脚程,倭贼骑马,又能节省不少时间,只怕离这里已经不远了,根本来不及布置。”

崔漾叫林凤帮她搜集村子里的渔网,绳索,“我想办法拖延时间,至少多出一个时辰,你把草料场布置好,房舍里最好在外围放几袋粮食,不要吝啬,埋伏着的人,切记不能出动静,要是叫倭贼提前发觉,先投降,说你们知道粮食和女人藏在什么地方就是,先保命要紧。”

又叮咛了一些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

众人听她安排妥当,有理有度,不疾不徐,竟也跟着安了心,自发三人一伍,听林凤、徐英等人的安排,先搜集渔网和绳索。

生死存亡之际,哭和乱最无用,村子忙碌起来,半大的少年少女也帮着搬家里的稻草桔梗,井然有序。

崔漾把陆言允叫到一边,“你熟悉村里人,装土,装粮的,堆草垛的,给孩子喂药的,你最好找不同的人分工,这样速度快,尽量保证能多烧死一些倭贼,埋伏在河西的村民分两拨,第一批埋伏,第二批查漏,绝不能叫一名倭贼逃出陆家村。”

陆言允一听,便明白了,倘若有一名倭贼逃出去报了信,陆家村必会遭遇更严重的反扑。

可……

陆言允回头看了眼车上的亲眷,朝面前始终面容沉静的女子道,“单靠你一人,如何拖延倭贼,且你的身体这样……我和你一起去。”

崔漾看了看天色,“你不是早知我会武,村长年老,没什么胆识,村里的人若无人安排指挥,什么事也做不成,你母亲和弟弟妹妹你不管了,做好我交代的事,我们成败的机会只有一次。”

林凤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徐英在远处,牵扯两头牛,牛背上堆满了渔网和绳索。

崔漾说完,不再多言,结果绳索,往河西奔去。

陆言允知道时间不容耽搁,带着林凤徐英去草料场。

两次跳江倒也不是全无益处,河沙淤堵口鼻的噩梦感依旧存在,她的身体却已经能在水里来去自如,借着水的推力,以她这样几乎半残的身体,在水里却比寻常人自在流畅许多。

到远处群鸟盘飞,地面传来些微震动,崔漾剥了身上的衣衫,一步步下了水,游到湖心。

只倭贼似乎十分悠闲,并不疾驰,又过了两刻钟,方才有些马蹄声,笑闹声自远处的密林传来。

来了。

崔漾手指叩在唇边,打了一声呼啸,片刻后不见动静,又连续打了三次。

这次颇有规律,三长两短。

以她现在的身体,陆地搏斗是绝无胜算的,唯有在水里,还能占到一些优势。

绵长响亮的呼啸似某种军号,俊和摆手示意身后的士兵停止玩闹,勒马回身,看向呼哨传来的方向。

片刻后,那林子背后又传来两三声极有规律的啸鸣,啸声清朗,直入云霄。

副将木下吃了一惊,“难道宿琮那厮已经追杀过来了么?”

整个越地只有宿琮才可叫他们高看一眼,其余都是不用抬眼可直接碾过的蝼蚁蛀虫。

俊和吩咐侦查兵前去探查,其余武士拔了长刀,随时能应战。

木下趴在地上仔细聆听,并没有听到兵马的马蹄声,跃起来笑道,“该是有人假借军号吓唬我们,我们还是快赶路,前面不远处就是这附近出了名的女儿城,全是女子,今晚武士们可以尽情享受一晚了!”

他话音落,士兵们俱都发出了兴奋的吼叫。

俊和示意他们安静,“宿琮此人是征战的好手,不能小看——”

“可整个越地只有一个宿琮,我们另有大支队伍在登岸福、漳两郡,他还会分c身术不成!”

木下虽是这样说,却也很尊敬上官,没有再吵嚷着赶去女人村,先压下躁动的马匹,自己也忍耐下来。

不一会儿前去查探的信报兵跌跌撞撞从树丛里扑出来,禀报说,“并无敌情,只是鸮鸟的叫声。”

又有些磕巴地道,“属下腹痛,可否在这里等大军归来,就不进村了。”

士兵们松了口气,俊和目光却落在他湿透的衣衫、涨红的面色,以及躲闪的目光上,长刀出窍,直接削下信报兵的脑袋,冷声道,“先过去看看。”

木下吃惊,知道有异常情况,也没有多问什么,“一起去看看。”

士兵们不敢吱声,提刀驱马朝哨声传来的地方赶去。

两名前哨去了一会儿不见回来,木下恼火,策马穿过树林,正要大声咒骂呆站着的士兵,视线扫过湖水,声音咽回了喉咙里。

崔漾半截肩膀浮在湖面,陆言允花钱给她买了丝织的里衣,此时薄薄一层披在身上,头发散开,看向远处倭贼的队伍。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