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275)

用意在打破勋贵,寒门的隔阂,这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也是他心中曾经有过的愿景。

但也不愿与她只做君臣。

司马庚眼底涟漪波澜,“微臣竭心尽力,谢陛下恩典,微臣不要官身,不要官俸,不要宅邸封赏,亦不求为后,不求子嗣,白日定做好臣官,夙兴夜寐,夜里或下朝,请为陛下榻上臣,陪陛下赏花寻梅。”

沈恪烹了茶,崔漾方才呷过一口,听他说得这样直白沉静,差点没呛出声,搁下茶盏,没有同意,“不可,君主与臣子淫[乐,成何体统,公私不分,叫臣子们不能好好办差。”

她必是这般反应,司马庚静声道,“只暗地里,不叫人知晓便可,陛下的栾宠,肆意玩乐的工具,不论是什么,只要陛下愿意。”

他一袭青衣,环佩勾带压着一枚羊脂玉玦,墨发玉冠,身形修长清贵,容颜俊美,神情淡淡,声音清冷好听,说出的却不是什么体面话。

沈恪手里的茶盏端不住,落在案桌上,崔漾略有些结舌,哑口无言,到那身影到了近前,温润的唇落在她额上,鼻上,未能及时推开,“这成何体统。”

司马庚压住心尖泛起的甜味,淡声道,“区区男色,陛下还怕了不成,至少到选后宴,陛下寻到心仪之人罢。”

她有什么怕的。

十个司马庚,也只是叫榻上更明亮,景色更美罢了。

却也没什么好说的。

崔漾只是问,“这核税的巡查御史,你做是不做。”

司马庚眼底闪过些笑意,“自然竭尽全力,还陛下一个吏治清明。”

崔漾看向沈恪。

沈恪收束纷杂的心绪,应声谢恩,“微臣领命。”

崔漾点头,吩咐道,“日后各学宫也会举行文武试,层层往太学次第递进,选官入朝,文武试一过,会任命你为太常寺正卿,兼任太学学宫祭酒,此为国之大事,想来不必朕多说。”

沈恪行礼应下,告退了。

崔漾翻看午间送来的军报奏疏。

大猫对他极为熟悉,这时嗅了嗅他的气息,把虎崽丢给他,靠着他的腿歇息。

司马庚垂眸摸了摸它的脑袋,温声安抚虎崽。

不见王铮与沈平,想来是被她一通任免伤透了心,王铮虽有才,却没什么雄心斗志,性情隐忍厌世,做皇后无望,大约是要回去种白菘的。

沈平听一句她的意愿,她喜欢的,便不会再争抢。

殊不知,天下何人能入她的眼,男女之情在她这里可有可无,是谁,并没有什么分别。

崔漾见虎崽在他怀里舒服得露出了肚皮,大猫也不排斥,开口道,“我打算去广汉,看看南国的情况,你照看它们母女回上京城。”

司马庚笑了笑,应允了,越地已归入大成,朝中安稳,南国已成孤岛,数倍强兵围困,谢蕴便是再有通天之能,也必兵败如山倒。

第89章 、陛下乃明君圣主

宿琮、方同、刘武分领四十万大军, 将倭贼逼到江河出海口。

三面围困,一面临海,亦无可远遁归家的船舶。

连围十日, 倭贼缺少粮草,杀了马, 马匹吃完,自尽的有,降服的有。

第十七日, 宿琮帅兵将倭贼逼入山谷,弓箭手射杀, 坑埋。

一将功成万骨枯,如若这万骨, 是侵入大成的贼寇,便没有什么好惋惜感慨的。

待尸骨埋全,宿琮收束军队归朝,十六州郡的百姓都盼着这一日,便是家中已无余粮,也竭尽全力拿出最好的吃食,最后一点口粮, 沿途招待归来的英雄们。

欢呼声震耳欲聋, 耳侧皆是感激欢庆的喊声,女军们骑在马上,随着军队穿军而过, 林凤传了军令, “不得取相亲们一分一毫, 不得扰民滋事, 扶危济困, 我们是女子军,是陛下的脸面,都要昂首挺胸!”

“是!将军!”

且百姓们眼里,并无鄙薄,也没有冲她们哗然,些许好奇,更多的是敬佩。

“是女将军——”

“天啊,女将军——看她身上的金甲——女子也可以做将军了!”

“好威风,连弱女子也拿起武器保护家乡了!”

“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杀死了倭贼,保护了我们!”

“将军——”

欢呼声震,这样的情形只要路过有人的地方,都会发生,都是一样杀敌,偏女军得到的欢呼声更多。

毕竟是亘古未有的娘子军,且都是以武服人,没有什么不服气的。

但是也有不能服气的地方。

班师回朝,即将入京,副将关阳是个直爽的人,知道宿将军立刻便会入宫述职,粗声道,“还请将军提一提相经的事,陛下不能因为我们是男子,天生体力比女子好一些,就不庇佑我们了,我们男子也需要相经——”

柯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