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天骄(1386)

铁慈让简奚准备的是一套文房四宝——品味略低,建议多读点书。

毕竟当王都这么久了,字还这么丑,挺让人愁的。

招待墨野吃了一顿大餐,看着它振翅而去,铁慈打开第二份礼物,素白玉匣里是一本书,书是孤本,失传有百年之久的《南华堂笔记》,是前朝名儒,南华堂主人亲笔所书,内容却非常不符合对方名宿大儒的身份,志怪杂谈,人间风月,写得却极其趣致新奇,文字更是清逸美妙。

这礼物自然是容溥的,他也附了信,说这书已经成为传说,无人知其下落,只是他再三揣摩,觉得这书还是被大儒藏起来了或者后人故意隐藏,盖因为大儒声名卓著,写这种风月杂谈未免有伤清名,后人为其千秋声名计,故意隐而不发,有点为尊者讳的意思。

所以他几次下中州,几经寻访,又数次拜访南华堂后人,终于将书拿到了手,读了之后觉得陛下一定会喜欢,便亲笔抄录一份给送了来。若能于陛下万几宸涵之余,博一时之乐,便幸甚志哉。

铁慈翻着那书,心想他总是说得简单,但是寻访久无音信的人,又要上门去要人家很忌讳拿出来的家传孤本,这其间难处,所费时间心力,可想而知。

只不过为了她,闲暇取乐一读而已。

便和当初她寿辰,他也费尽心思去献士子贺书一般。

体贴、细致,大处不丢,小处不漏,熨帖得像一朵随身的云。

铁慈将书合上,轻轻叹息一声,让简奚把书给包上封皮,连匣子就放在她床头,每晚睡前读一章。

其后还有杨一休的,是一个专门打制的大木箱,小心翼翼抬进来,打开一看,居然是破镜城的模型,做得十分精细,连城墙上的砖石的花纹都能看得见。铁慈对这个礼物非常有兴趣,看城墙就看了半天,对着比例尺算了一下城墙高度,十分惊叹。

照这么看,破镜城的城墙高度,和盛都的竟然也差不离了。

更不要说城墙诸般建制,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护城河自然是不会少的,另外还有专门储炭的炭室,储存粮食和盐的黍室和盐室,就非常齐备了。

而城内主干道纵横排列,将整个城池分外十四坊,东西相对,区域分明,其间一条河正好越中轴线而过。

大乾这边的聚居地已经修建得差不多,屋舍鳞次栉比,还种了许多耐寒的树,瞧着便十分宜居。

正中两处大型区域是东市西市,杨一休在信中已经说明了各自的用处,铁慈原以为集贸市场会和城中居民一样,泾渭分明地住在不同的区域,没想到经商却是不分的。

仔细一想这样安排却是极好。

铁慈指着应该是大奉区域的一处一处挡着棚子的空白道:“这是怎么回事?”

简奚道:“杨总管说,大奉方鬼鬼祟祟,造房子就造房子,偏要挡起来不让人看,一看就知道不干好事,他怀疑这是军械库之类的重地,已经派了十几批人去看了,虽然目前还没成功,但是请陛下放心,他迟早给陛下添上这个模型。”

铁慈想了想,道:“不用再派人去了,不会是军械库的。”

简奚笑道:“是,臣这就去信杨总管,请他不必再耗费人力了。”

她一向很少质疑铁慈的话,但又不是属于臣子的愚忠,而是真的能很快明白铁慈的想法,思想上十分投契,处理文书也极其高效,还自己总结出了速记的方法,铁慈看她所用的方法和师父说过的也差不离,心中也不禁赞赏她果然聪慧。

而对于简奚来说,几年下来,她对铁慈也由最初的崇拜变成了深深的爱戴。重明事件后,因为双胞胎是奸细,当时朝中不止一人说过要驱逐那一批被选入宫的所有学生,尤其是进宫的几位,毕竟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当时她和祁佑方怀安已经做好了被扫地出门的准备,谁知道陛下不仅没有驱逐他们,还根据各人的表现给了奖赏,方怀安因为羊肉汤升了一级,祁佑去了最重要的吏部做了主事,虽然也只是升了一级,却是最早去六部观政的,按照正常的轨迹,下一步就是六部主政,直至入阁,可以说比所有人都快了一步。

而她自己,女官品级再升两级,更重要的是,陛下从不对她有任何避忌隐瞒,她有权直入寝殿,她也能够伴陛下晨昏,给她处理所有事务。

这样的信重,对经历过重明事变的陛下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以至于朝中又有点异议,怕皇帝又蹈了当年慕容翊的覆辙。

简奚虽然感激,其实也有点想不通,陛下何以毫不介怀,待她厚爱如此?

还有祁佑,在重明事变中算是反应及时,却似乎也谈不上什么功劳,比不上救了士兵的方怀安,却怎么也领了头一份的赏赐。

天下归元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