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天骄(852)

据说被幽禁的老夫人后来辗转得知,大骂胡扯,背叛就背叛,扯什么下毒,她在用人之际,不可把人逼急了这点子事不知道吗!

但不管怎样愤怒还是觉得冤枉,她身边最大的依仗终究还是散去了。

据说老夫人住进庙里那日,容府里的夫人小姐们连腰都直了许多。

家里的事处理了,朝中,容家入仕的子弟们还是要摆出赎罪的模样来,但是皇帝下了旨,意思是非谋逆大罪父母之罪不必延及子弟,不仅宽慰了几句,还下旨升容溥为翰林院修撰,并贺梓推荐容溥为跃鲤书院监正,等于就是书院副院长,书院历史上还没有这么年轻的副院长,更不要说书院今非昔比,因为皇太女的关系,隐然是大乾日后的第一皇家学院。

这道任命一下,众人顿时又觉得容府荣宠地位不衰,给一榔头喂一甜枣,皇家父女越发有手段了。

而空出来的两个位置,当日在朝堂上,铁慈也立即提出了补充的人选,并毫无阻力地通过了。

选出来的两位官员,一位是跃鲤书院出身,一位是来州知州,也就是铁慈最早历练时的那位酒鬼滋阳县令,后被铁慈升为来州知州,如今又调入兵部武库司。

而原滋阳县令升来州知州,滋阳县令由杨一休接任。

其余还有细微变动,比如这次上榜的跃鲤书院学生,大多数都外派,官职品级中规中矩,却多是前往重镇,从县令做起,虽然官位低微,却掌一地民生经济,显然这些人还担负着替皇太女监看各地重埠民生军事的责任,未来只要这些人不行差踏错,步步高升,或掌控一地,或调入中枢,都是迟早的事。

若在往常,这些任命没这么容易通过,然而萧氏容氏先后受挫,还有一批立场暧昧的家伙一直保持沉默,最起码现在,没有能和皇家决议抗衡的人。

一系列任命意气风发,不过刑部尚书带来的一个消息,让朝中气氛稍稍僵硬。

萧必安在牢中自尽了。

这位原永平水师提督,被铁慈和狄一苇先后抓住小辫子,送到京中审理之后一直抵死不认和海盗勾结掳掠盘剥商船一事,本来以萧家的权势,要替他脱罪不难,但问题在于萧必安为了和狄一苇争权,最后掳掠的那艘远洋大船,涉及多家大佬,动了人家蛋糕不说,还被铁慈抓到了把柄,在这种情形下,自然能帮的不再帮,不能帮的干脆踢一脚,萧必安的待遇一降再降,只是还一直抱着被萧家救出的希望,不肯松口,谁知道忽然便自尽了。

也不知道是听说最近春闱案萧家折戟的事,丧失了希望,还是出于别的原因。

这个自杀的时机,着实有点巧。

原本铁慈是打算顺着萧必安这条线,再给萧家一击的。

萧必安认罪伏法,这事儿就了结在他一人身上,无法再牵连到萧府。

刑部尚书还奏明,关于东明萧家与县衙勾结决堤泄洪杀伤过路行商一事,现在萧家一位管事已经认罪,其系在萧家二房老爷指使下,为了替其子争取家主之位,保住萧家千里族田,才行此恶事。而那些好不容易寻来作证的行商也忽然都改了口供,说当日曾见这位二老爷和管事交代。

刑部江尚书递上口供,铁慈翻看了一下,全盘推翻,倒也做得天衣无缝,言辞合契。

想想那日三白堤上被现场拉来打断腿的二房萧公子,她心中慨叹一声。

二房真是居家旅行背锅替罪专用法宝啊。

萧家就逮着这一房死命地薅啊。

“证人如今何在?”

江尚书微微露出一点惭愧之色,“……连夜离开了盛都,也没和衙门打招呼,臣已经派人去寻……”

必然是寻不着的。

铁慈有些出神。

她的人手还是太少了啊,整个朝廷被萧家渗透多年,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哪怕己方再小心,也防不住他们做手脚。

但其实要扳倒大树,倒也不在一人两人,一件两件案件。

萧家献祭了一个萧必安,断掉一层危机,推出二房替罪羊,保住萧四老爷。

至此,萧家明面上掌握军权的三人已经去掉两人。

元气大伤。

毕竟任何家族,能有三位前途无量的青年实权将领,都是非常惊人的实力,这也是朝中百官依附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一年多时间,三人中两人折在太女手中。

大家都在偷偷看皇太女。

皇帝也在看皇太女。

太女临朝,以学政为名,但和前朝诸太子不同的是,太女坐在殿侧,对殿中所议大小事都有建议权。

说是建议权,其实就是决定权。

众臣心中感慨,皇帝陛下前二十年被太后垂帘,后二十年要被女儿听政,偏还甘之如饴,这是傀儡做成习惯了不成?

天下归元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