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371)

镇子不算很大,百姓忙着生计,阿沁卖货、三家寻价,就这么紧着步子走了一圈。

问银钱是假,听消息是真。

阿沁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赶在中午前,回了山上。

听了她的回复,长公主道:“恐是这镇子小,京里有急报,会先入大城。”

“我们之前赶得及,”侯夫人也道,“京里比我们慢一步,消息还没到这儿。”

“再往西,就得更小心了。”长公主道。

他们虽是骑马赶路,但速度上绝对快不过驿站与驿站之间的快马传书。

哪怕后行,驿站也能后来居上。

消息入各州府所在治所,由当地衙门再层层往下辖地方传递。

一旦他们出逃的消息传开,别说那些大城了,就是柳杨镇这样的小镇子都不能随意迈进一步。

而他们的身后,也一定会有追兵。

甚至,前方城池中,万一有官员想要建功,出守卫围堵……

不得不防。

“休整得差不多了,”长公主与侯夫人道,“这就启程吧。”

吃饱喝足的马儿经过半日休养,再上路时,比先前快许多。

他们行的是官道。

官道比乡野小路自是惹眼许多,尤其是,别家出门皆是马车,偶有几匹马儿,亦是三两作伴的赶路客,不似他们,男女老幼都有,虽然换了素净些的装扮,但习武之人的体魄与精神气儿,与寻常人不同。

不难认,甚至说,看了一眼,就会把如此特征明显的一行人记在心里。

秦鸾也清楚这一点,但她亦认同侯夫人与长公主商量的结果。

他们人数不算少,与其去走不熟悉的乡间小路,不如走官道,让马儿能撒开蹄子跑。

路够宽,也够好认,速度起来后,与京师拉开距离。

一旦京城里的消息传到各州府,使得官道设卡,那就只能想法子绕行了。

而在那之前,她们要尽量往西、更往西。

最前头,一匹大马上,车把式老章道:“东家,过了那座界碑,就是应州地界了。”

他们这一行人,有秦鸾、钱儿这样只知方向却不认路的,也有老章与长公主的车夫老刘那样,把沿路状况了然于心的。

侯夫人也是多年不曾离开京城,即便以前经过过这些地方,时过境迁,也只留下些模糊印象。

长公主亦然。

这就是当日挑选随行的车夫时,最重要的一条了。

没有认路的,总不能一边走,一边问路吧。

老刘引路,将他们带到庄子上换了马匹。

打理庄子的管事恭谨向长公主禀报:“两个时辰前,驿站里有千里加急的消息从东来,往西去,行的是军报路子,同时往首县派了人。”

长公主听完,凤眼一挑,轻笑一声。

“我该说他快,还是说他慢呢?”她道。

反正,十分重视。

或者说,以她对那位异母弟弟的了解,毫无疑问,已经气炸了。

驿官们千里加急,力求尽快把信息送到飞门关,也送到这沿途州府衙门,而行人带着圣旨在后头赶,一样是日夜兼程。

简单用了几口干粮,他们再次出发。

直至二更天,他们抵达纯县。

永宁侯夫人祖籍此县,县城西十里,有座土地庙。

前朝时有些香火,如今已然荒废,只剩了个空坛子。

赶到此处,采薇下马,点了火折子,伸手进去,在空坛子的底座下探了探,从里头取出一细长布条。

布条扎了结,手法很熟悉。

侯夫人接过来看了,道:“他们还在我们前头。”

本以为,两批人还差个半日左右的路程,事实上,四更天时,他们在路上遇到了阿青。

天还很暗,路边站着那么一人一马,吓了钱儿一跳。

永宁侯夫人问他:“你怎么站这儿?”

“前头设卡了,”阿青道,“二夫人便让所有人都去了山上破庙,商议之后路线,又让小的在这儿等着。”

依阿青的说法,他们这一行人里,有如秦鸳这样擅长骑术的,也有巧玉姑娘那样颇为吃力的。

为了让人喘口气,马也喘口气,赶路亦是快慢交替。

慢下来时,季氏会使人去附近镇子打听消息。

之前都听不到什么,直到昨日下午,阿青进镇子时,沸沸扬扬的都是议论。

这是个坏消息。

同时,亦有一好消息。

搜捕的名单里,有老夫人,有大姑娘,还有长公主与乡君。

消息是同天抵达此地,可见京里亦是同天送出。

看来,那日城门关闭后,老夫人他们还是寻着机会出城了,只比他们落后一点距离。

提心吊胆几天,总算能松了一口气。

季氏没有再坚持往前赶路,与秦治商量后,所有人上山。

上一篇:太子爱上小白花 下一篇:苍南雪

玖拾陆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