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燎原(151)

作者:松下有鹤 阅读记录

再者,温家也不是得知南音和陛下的关系才去攀附甚么的(也压根没有攀附的行为),文里应该写得很清楚,在这次动乱前,他们是压根不知道这些的,所以有些说温家也是见了利益凑上来的评论,我都怀疑是不是写了自己也不知道的内容。温家上一辈确实为了利益把南音母亲推出去了,但我不认为就要一杆子打死所有人,至少这些亲人对南音都是真心的。不过有些人对这种“好”的要求可能比较高,觉得不能掺杂任何利益或者瑕疵,这点就见仁见智啦。

只能说,如果慕家或温家犯了大错,南音去求情(当然女鹅做不出这种事),绥帝会为了她网开一面。但其他的所有决定(包括之前慕家的贬职升职),百分之八十都是出于政治和利益考量,不存在你们说的因为南音故意抬举,或者故意放过他们。

康王的事,涉及剧透就不说了。

ps.我在设想大表哥那段剧情的时候,还觉得他比较有魄力很聪明,也很喜欢他,结果发现和我一样想法的并不多_(:з」∠)_大概是我笔力不够,没把心中所想很好地表达出来,下次努力。

第57章

扬州之行, 绥帝来得突然,去得也迅速。赈灾粮一事彻底了结,扬州、明州两地官员被彻底清洗了遍, 诸多官位空悬, 只留下少许主事之人。

若不尽早解决,定会引得两地持续动荡,时日一久,或许将会被另一个王家趁虚而入。

他需要回京和中书令、户部尚书等人商议, 把空缺的官职一一补上。

来时他是走官道快马加鞭,去时也是如此, 这样的方式不适合南音。

因此最后陪南音在扬州城内待了一日,绥帝便要先行离开了。

南音亲送绥帝至城外。

山林葱郁, 广阔的官道上,内卫在两侧牵马等候, 目不斜视,视线有意避开路口的两道身影。

绥帝身着玄色劲装,显得肩阔腿长,英姿勃发, 有种雄浑的力量感。

如今尚未大婚,在旁人面前,他对南音的亲近总会多加控制,两人离得虽近,但无任何接触。

他道:“我另留了十名内卫,半月后你就和康王、相如端一同归京。”

南音说好,并不因今日和绥帝的分别而惆怅, 毕竟二人很快就能重聚, 倒是因此想起了即将到来和外祖母等人的分别。

即便她可以多留一段时日, 也终有分别之时,她不可能贸然把外祖母她们带去长安。

“路途遥遥,先生别只顾赶路,更要保重身体。”

绥帝点头,凝视她片刻。

马儿打了个响鼻,不耐地尥蹶子,绥帝抬手抚了下,让它安静,忽然道:“温子望会到长安经商。”

南音讶然,“表兄从未说过。”

“他经商有道,亦有侠义心肠,带领商行近百商人向国库捐赠。我已下令,凡温家商行之人在长安从商,皆有优待。”

扬州经商的优势在于漕运,来往交通便利。长安的优势则在于身为国都,各族行商来往多,且有诸多世家大族在此,权势是其他地方难以相比的。温子望的打算不是直接弃了扬州,而是逐渐把生意做大到长安。

如果他真有这个打算,等生意上的局势稳定下来,应也会把家人带过去。

想通这些,南音双眸湛然亮起,直直看向绥帝,“先生的意思是,日后温家也会搬到长安?”

绥帝颔首,“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

他和温子望已达成交易,官府为他行方便,温子望则与皇家联手,利益分成,互惠互利。

如今大绥各地许多生意还是为世家垄断,除却盐铁等禁止民间经营,丝绸、字画、粮食等容易获利的生意,背后都是各大世家在掌控。

当初登基时绥帝借力握住了兵权,如今需要的则是银钱。温子望为温迎遮掩之事其实做得很漂亮,若非绥帝手下能人众多,也很难发现他的动作。

注意到此事后,绥帝暗中将温子望调查了番,发现此人是个经商天才,如此,他想做的事也立刻有了人选。

这次扬州一行,可说是收获颇丰。

这些话犹如强心剂,瞬间就给南音注入了力量,“我回去就问表兄,如果为真,外祖母定高兴极了,她近些日子都不大舒服,总犯癔症,我……”

注意到绥帝目光,她的话语戛然而止,有些不好意思地眨了下眼。

分明是给先生送行,反倒要先生来安抚她。

绥帝不以为意,半月后南音即回长安,他不至于这么点时间都要和温家去争。

何况让南音回扬州探亲,本就是为了满足她的遗憾。

说完这些,他示意内卫将南音送回马车,自己则在原地望了会儿,转身跨上骏马,疾驰而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