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卿欢(13)

作者:温词故 阅读记录

说着,文顺帝高举桌前的酒盏,侧身对着萧季和道:“萧将军少年有为,也属我朝荣幸。朕敬你一杯。”

萧季和谦卑同举,掷声道:“皇上谬赞,末将能替当朝收复失地,是末将之荣幸。”

文顺帝赞同般点头,而后呵呵一笑,转而对着一旁的萧临说:“安南侯,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儿子可是全承你当年风范。”

先帝在位时,萧临就被封为了大将军,后娶了忆阳公主为妻。文顺帝姜渊即位后,因年岁渐长,于是以战功封为安南侯。

萧临不容置否,只回:“只要能为皇上效力,那小儿这一生就不算枉过。”

“你们萧家人啊,”文顺帝饮了口酒,脸上笑容越发收不住。

席下众人面面相觑。

可不,这萧家主母是一国长公主,膝下三个孩子。

长女萧孟思年初刚嫁入东宫,成为位高权重的太子妃。今夜身穿华服锦衣,挨着太子姜怀信坐在旁桌。

二儿子萧仲辞,刚过弱冠,就在朝中任太常掌故。做事手段凌厉,却深得人心。这不近来一直在北部灾县,迟迟未回京。

至于萧家老幺,萧季和,那也无需多说,这两年光是告示就看了无数张,英勇战事被传的神乎其神。

要不是萧家老三早年夭折,现在定也为朝廷效力。

一家子的高位。

文顺帝干了杯酒,对着众臣有所一笑。笑意不达眼底,只让人觉这殿内气氛忽有凝重。

他看着萧季和,话却说给萧临听道:“明年,恪卿就该及弱冠了。男子成年就要考虑成家的事情了。前人云先成家后立业,你反倒是颠倒过来了。”他轻拍了下桌子,感慨般地笑了笑。

底下百官皆会意,开始奉承道:“皇上所言极是!”

“这萧将军一表人才,又精通武功,这可不最好找夫人。”说这话的便是先前温扶桑点头问好的王氏夫君,李江李太常。

李太常脸稍稍前倾着,笑容满面,“要是臣没记错的话,遇宁公主是去年及竿的。郎才女貌,如若成为一对,对我朝前景而言,更是锦上添花之用。”

方才跟在王氏身后的女子现在坐在李太常的身后,听见这话,她不服气低声喊了声:“爹!”

李太常脸色微变,警告似地看她一眼,再转过头时已瞬间变回了笑容。

同样变了脸色的还有坐在文顺帝一旁的孝敏皇后,她打趣道:“太常大人怎么忽然关心起沛宜来了。沛宜还小,尽管已过及竿,但心智尚未成熟。在本宫眼里她自己就还是个孩子,这要是说现在成了亲,恐怕持操不了一个家庭。”

她转头看向坐席与她同等般地位的人,巧笑问:“沈贵妃,你觉得呢?”

被唤作沈贵妃的人自始至终都一副温温婉婉的大方样子,她无视底下姜沛宜的怒目,淡然道:“臣妾与姐姐的想法不谋而合。”

果真是受宠一世的娇软贵妃。

打李江建言时,剩下的百官又何尝没听懂这话里的意思。

皇上惮忌萧家势力并非一日,即使萧家主母为长公主也毫不放心。先赐婚萧孟思嫁入东宫,现又打到萧季和的主意。

皇宫里有两位公主,一为已故宠妃顾贵妃的女儿,随安公主姜慕宜;二为现下宠妃沈贵妃的女儿,遇宁公主姜沛宜。

至于为什么提遇宁公主,自然因为她是由沈贵妃所生。沈贵妃她啊,不但受宠,而且还是当朝太尉的庶女。

这李江李太常是打算借此一石二鸟。既想讨得皇上欢心,又想巴结一下沈太尉。

但他却独独忘了孝敏皇后。

孝敏皇后是已故平西王嫡女,当时与皇上的婚约还是由先帝指婚。都知皇上与皇后之间没有太多感情,但她稳坐后宫之位,即使贵妃再受宠又能如何。

她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姜怀信自然是太子,而小儿子姜怀若刚出生没多久就派为质子,保了国家与刚收复的凉夏之间的安宁。

这般牺牲,足够保她地位权重一世。

要是姜沛宜嫁给萧季和,很难不威胁到她。

无声的剑拔弩张之中,忆阳长公主姜氏用手指抵了抵萧临的手臂,萧临捉住她的手,悄悄地牵住。

“多谢太常大人美意,”萧临点头致意,他浅笑了一下,“不瞒皇上说,我家小儿已有了成家想法。我想过不了多久,我这安南侯府就会迎接一件喜事。”

“哦?”文顺帝借着萧临给的台阶下来,话头跟着转了,“恪卿这是—”

萧季和正色,认真道:“正是,末将已有心悦之人。”

此话一出,席位上的唏嘘声此起彼伏,特意来参宴的众千金纷纷失了兴致。平日里一起聊天的姐姐妹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