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权势滔天(53)

作者:君年笠 阅读记录

她估摸着,离被人察觉也不远了,是以到了镇上安顿好温应淮,她便得马不停蹄赶往江宁。

温应淮似是猜出她的打算,“离江宁不远不近,但走上半天,便进入卿家的势力范围了。”

贺攸宁愣了一愣,以前也是这样,他是极聪明的人,与她兴趣相投、志向相合,往往是她说了前句,温应淮便能知晓她心底的打算,是以这样两人才能冲破身份的枷锁成为好友。

如今似乎也是如此,仿佛二人从未被时间与世事分离过。

作者有话说:

高情商:你给我踹水里但是没事啊,这样你就可以在我怀里流眼泪还不被发现了。

此时的亲家属:正在骑马赶来的路上。

第25章

温应淮一直静静看着贺攸宁。

火光映照在两人脸上, 温应淮想,这些年她似乎变化很大,从前总爱叽叽喳喳, 心思虽多但都写在脸上, 不像现在, 沉默的时间更多, 也叫人让猜出心中所想。

若不是提前得了消息,他怕是难以揣摩她的心思。

可贺攸宁不知道这些,她将其当作二人的默契,从前在鸣山书院时也是这样。

旁人不知她为何要与温应淮结交,总觉得是商人狡诈, 她受了蒙蔽。

温应淮没有自己的私心吗?不, 他有。

甚至从未在她面前掩藏过,坦坦荡荡地说出与她交好,虽不会以此来谋生意,但是从此往后他在书院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起码他可以正常出入藏书阁而不会被世家子弟驱赶, 也不会平白无故遭人冤枉。

虽还是有冷言冷语,但对于他而言都可忍受。

这都是与贺攸宁结交带来的好处, 自己努力两三年靠着学业做不到的事,只需要她往他身边一站,好似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贺攸宁不傻, 这些她都知道, 但她从温应淮身上得到的反馈更多。

鸣山书院的众人不会懂, 或许温应淮也是后来在与她的相处中慢慢理解的。

她去鸣山书院读书一事无疑是向世人告知,在过去皇家与世家的争斗中, 皇室败了, 这就是失败者屈服的表现。

是世家胜利的战利品, 是皇家不得已而为之的屈辱。

景成帝不愿却也无可奈何,但这件事中,没有一个人考虑到她的想法。

他们只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又懂得什么呢?或许,有人懂,但那又如何,她不过是个孩子,依附于皇家,又有什么能力反抗。

但他们都忘了,贺攸宁生下来便是公主,雍容华贵的身份预示着她鼎盛之极的人生,而不是成为棋子任人摆布,沦落为他人口中的笑谈。

她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这样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年纪尚小的她第一次明白恨是什么滋味,她恨景成帝的懦弱屈服,恨世家的仗势欺人,更恨自己无能为力。

原来权势是这般有用的东西,轻而易举便能将人变成自己棋盘上的一粒子。

终于,她找到造成一切事情的源头,那便是世家手里握着的东西,权势、地位、资源,这些本应该由皇家收放自如的东西,却没有掌握控制权。

景成帝虽有谋略,但行事总是瞻前顾后,错失良机,这才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

是以,贺攸宁就像个局外之人一般进入鸣山书院,表面上她是这里最尊贵的存在,可她心里明白,本为世家的贺家能推翻旧主称帝,那他们之中任何人都可以。

他们是同窗,但未来某一天也许会成为敌人。

居安思危四字刻在她的脑海中,她警惕地观察周围的一切,记下众人的脾气秉性。

在鸣山书院的每一天,她都这般度过,带着不为人知的心思与人交往。

这样很累,但是一闭上双眼,她便回想起不小心撞见景成帝枯坐一夜暗自落泪的模样。

她一直视以为天的父皇,却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每每记起,她就没办法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院中的世家子弟。

看着他人笑,她也笑,但却说不出是不是真的高兴,有那么一瞬间,贺攸宁觉得自己好像病了。

但是温应淮出现了,人人都说他有所企图,但贺攸宁反而很放心。

这样昭然若揭的企图,她很放心,都说商人地位低不配与她交谈,但她偏偏就瞧中他的身份。

不是世家,在学院中时常受世家子弟的欺负,是以心中对世家也有怨恨,这样的身份真的太好了。

两人都有所图,贺攸宁想,这样谁都不欠谁的了。

可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相处越深,她才发现,温应淮此人与她想的有所出路。

他虽为商户之子,但从不自怨自艾,在他眼里,自己出生身份如何并不重要,心中虽有抱负但却不强求。

上一篇:福运娇妻 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