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131)

作者:九月轻歌 阅读记录

“小账大帐都给你算了,马老将军所求的,你或许不明白不相信,但你要记住一点,没有你以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换个只重私利的,他大可以先富了自己再带一带别人。

“可还有异议?”

英国公焦虑地斟酌着怎么给自己圆场的话。

户部尚书却实在忍不住了,高声道:“皇上与太后一片爱民之心,马老将军高风亮节高瞻远瞩,臣深以为此事可行,会全力协助马老将军!”

开什么玩笑,这是试一把无关痛痒且有太后背黑锅、成了就是翻来覆去都想不到坏处的大好事,他除非疯了才不赞同。

要知道,每到年底盘账预算来年支出,总是户部被别人追着要银子、追问银子都去了哪儿,他无疑是最希望国库充裕的一个,巴不得每个总督都如马伯远一样出力又献策,谁反对这种事他跟谁急。

张阁老、宋阁老和裴显很有默契地同时出声附议。

随后便是满朝文武附议。

事情终于落定。

皇帝满意归满意,对英国公还有点儿气得撒出去:“英国公之前说什么来着?打心底不能相信的,是行伍之人参与兴国利民之事?照你这么说,朕对用兵全无见解,处理政务亦是摸石头过河,全要母后与内阁苦心扶持,那么朕是不是根本不配做这把龙椅?如今已到兴国利民的阶段,你怀着这种心思,何不回家守着你的铺子马场过日子去?”他被戳到痛处踩到尾巴了,不说出来,今儿肯定睡不着觉。

帽子扣下来,想要压死人似的,英国公不得不跪地请罪了,“臣有罪,口无遮拦,实在该罚。”

皇帝见小母后从头到尾没有降罪于这人的意思,当然也不会予以惩戒,痛快痛快嘴也就得了,便显得很大度地道:“你曾是先帝的伴读,又曾立过汗马功劳,先帝一生都看重你信任你,朕也愿意如此,只是日后要谨慎行事,切勿意气用事。”

英国公谢恩,又向裴行昭赔罪。

裴行昭抬了抬手,“起来吧。”

这人是守城之才里的翘楚,任五军大都督也很称职,近几年来推荐的人才都是堪用的。而且她也清楚他为何如此,武将么,相互别扭起来就能别扭一辈子,有些坎儿真没法儿迈过去。

再说了,他不说这些找茬的话,后续也会有人说,那便不如是他,当下就能堵住悠悠之口。

之后便没什么事了,皇帝宣布散朝。

户部尚书邀请马伯远到户部详谈,可以从速酌情调拨给北直隶一些事农、纺织业的好手。

皇帝留了张阁老、翰林院大学士商量恩科殿试的事儿。

裴行昭回到寿康宫,更衣后,李江海来禀:“陆郡主、杨郡主先后到了,在配殿等候您召见。”

裴行昭一笑,“先请陆郡主。”

陆雁临过来,有点儿失落地道:“许大人的锦衣卫不肯收我,我爹也不同意这事儿,我听您的安排。”

“在金吾卫怎样?先做个同知,上手之后,指挥使再升迁去别处。”

“好啊,”陆雁临笑了,“是在御前,能时时见到您。”

“那成,回家等着接旨去。”

陆雁临称是告辞。

杨攸进殿来,并没如在家里说的那样回话,而是双膝跪地,道:“到了今日,有些事情,杨攸不敢再瞒太后娘娘,还请您拨冗一听。”

能说点儿实话就行。裴行昭和声道:“有话站着说,也不用这么生分。”

“是。”杨攸顺从地站起身,敛目看着脚下光滑如镜的金砖,“我以前跟您说过,十来岁的时候,家母便给我定了亲事。”

“嗯,我记得,那人叫徐兴南,是你的表哥——你一个姑姑的儿子。”

“正是。”杨攸道,“我对姻缘之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着不过是搭伙过日子,过不来之前,捞个儿子女儿,下半辈子有事忙,不会闷,也就够了。”

裴行昭唇角扬了扬。家境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对姻缘的看法也就不同。

像她,姻缘若不是这种助益无穷的情形,她便谁都不嫁。

她若将自己许出去,只在疆场,只为天下。

寻常女子嫁的是男子,她嫁的,是自己的斗志、野心和抱负。

杨攸往下讲述着:“与徐兴南,我对得起他,只因他是我会嫁的人,我与家中都苦心为他铺路,要他仕途得志,我便能嫁的更风光。

“为此,我甚至三番两次求您,私下里常给他出谋划策,这才有了他在军中崭露头角立下军功之日。

“家兄锒铛入狱之后,您放我离开军情紧急的沙场,带着您的名帖上下斡旋,我也曾到他的任上求他帮忙,因为他父亲说起来是姚太傅的门生,可以疏通一下门路。

上一篇:废物美人 下一篇:玉羽拂华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