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叔她喜欢死遁(59)

作者:濯濯韶华 阅读记录

然后日夜兼程到了幽城,二长老看到他后,为了宽慰他的“慈父”之心,将事情告知了他,人没出事,他写信的时候,不小心露了一张。

虞朝夕:……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吗?

主要是他将自己的小舅子也喊了过来,十有八九夏萱也会跟来。

等到骆飞鹤赶来时,就看到虞朝夕和二长老打架。

虞朝夕看到骆飞鹤后,立刻住了手,然后将锅推到二长老身上。

骆飞鹤环臂冷哼一声,“所以,人没事!”

二长老惊讶看着骆飞鹤:“你怎么和他混在一起了。”

这个“他”不言而喻。

然后二长老就大意被“他”一脚横扫,还好躲得及时,只是身上多了一个鞋印。

骆飞鹤斜靠在柱子旁,看着两人你来我往,瞟了瞟一旁站立的司明,“他是故意的。”

以虞朝夕的脑子,怎么会看不出冷烨的手段。

司明额头冒出细密的汗,“您误会了,主子只是担心小主子,加上夫人的原因,所以才提醒您。”

司明心中也是暗自吐槽,就是您听到了消息,明知道事情有异,还是过来了,谁也别说谁。

骆飞鹤:“那她人呢!”

司明:“左睿公子说,早就走了,现在路程应该到了一半。”

骆飞鹤得到答复,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

“少谷主!”司明就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拦都拦不住,他转身看着仍然交手的两人,欲哭无泪,骆少谷主,你走之前,就不能说一下夫人的消息吗?

等到虞朝夕和二长老打完架,只看到司明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二长老理了理凌乱的鬓发,幸灾乐祸道:“虞朝夕,人家不理你了。”

骆夏萱醒来的事情师门已经知道了,当然发生了什么变故他们也知晓,现在骆夏萱娘家人过来了,虞朝夕在骆夏萱那里,压根讨不到什么好。

虞朝夕:“……他走之前说什么没有。”

司明默默摇头。

虞朝夕:……

小舅子和媳妇跑了,他也没和二长老折腾下去,只是警告他不要在幽城闹得太厉害,否则太行长老肯定不会放过他。

二长老对此倒是毫无压力,他的脾气师父知道。

不过眼看汐璇、虞朝夕、骆夏萱、骆飞鹤就要齐聚宗门,若是不回去看热闹,总觉得亏了!

……

虞汐璇在接到耿牛的准信,同时确定孙庙快到幽城后,就带着苍梧和蓝笙离开了,压根不知道二长老他们之间的事情。

幽城这两天最热闹的消息就是讨论洪驹的生死,不止百姓,也有不少武林人士也帮忙寻找,大家沿着洪河两岸寻找,即使在夜里也能看到河岸两边隐约的灯光,有人担心钦差坚持不到他们找到人,所以制作了小木船,里面盛了食物、水和保暖的衣服。

虞汐璇骑马离开洛州时,曾经捡过一个,一开始还以为遇上了电视剧中弃婴的片段,弄到来才看清里面的东西,也就将东西放回去了。

苍梧看出那个时候的主子似乎很高兴。

……

幽城的人们一直找了三天,三天后的傍晚,城门再次出现了从京城来的马车。

孙庙在书童的搀扶下下车,他在来的路上,已经知道洪驹出事了,赶紧快马加鞭赶路,一路上他也沿途见过不少寻人的百姓,直到来到幽城,看到城门口井然有序的安置点,百姓虽然面色消瘦,可是不见麻木凄惶,甚至旁边的棚屋中,还有先生正在上课,稚童摇头晃脑地诵读……想起失踪的洪驹,他更加惋惜了。

实在是可惜了!

仍旧是老捕快带着孙庙入城,等到他们离开后,城门口有人喃喃道:“又来一个钦差!”

其他人反应过来。

“啥!难道是来抢功的!”

“说不准啊!我听人说,当初小钦差就是在京城惹了人,所以才过来的。”

“不可能吧!我看小钦差那样子,不像会被欺负的人。”

“不管怎么样,总之不能让那个老头将小钦差的功劳抢了,我们幽城人只认一个钦差。”

“说的没错,我去号召大家弄万民伞,如果那个老头弄虚作假,我就请那些江湖人将东西送到京城。”

“对!对!就这样做。”

“你们说什么胡话,现在找人要紧。”

其他人也是连连赞同,但是不少人心里已经不做期待了,都找了那么多日子,他们确实在洪河里打捞了一些尸体,每次遇到年龄相似的,大家都十分紧张,后来证明不是,让他们松了一口气,可是现在洪河都梳理了两遍,还是没找到人。

洪驹,洪河,状元钦差难道命中注定要在洪河安家吗?

……

孙庙来到县衙,他这次随行调派了一支官兵,防止百姓因为洪驹出事做出过激事情。

在他到来后,留守县衙的代理师爷将虞汐璇留下的东西交给他,包括老捕快上交的书袋,里面放着洪驹的印信、书信以及那封写给族叔的遗书。

进入之前虞汐璇的院子,打开房门,书桌上放着已经规整好的笔记,将她在幽城做的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详细到,似乎这人知道自己会出事一般。

角落里钱县令第一次提交给她盛放赈灾账簿的箱子仍然贴着封条,它的下方多出了两个箱子,打开发现里面也是一堆账簿,已经被人规整好,还罗列了账单。

孙庙晃悠悠地起身,捶了捶有些酸疼的腰,抬头看着这屋子里的东西,最终深深叹了口气。

可惜啊!

……

七月初一,接连晴了十多天的老天爷又开始闹情绪了,从早上开始就阴着脸,上午时,乌云遮蔽了天空,飘飘洒洒地下起了雨。

不少百姓聚集在城外五里处的宋家坡,洪驹的坟就在那里。

孙庙带着人领头祭拜,看着墓碑上洪驹的名字,听着身后有百姓发出的啜泣声,心头发酸。

细雨落在鼻翼上,有些沁凉,听着梭梭的雨声,好像老天爷也在伤心一般。

孙庙持香最后一拜,心道,宋孟等牵扯进的豪绅官员都被拿下,钱县令等一众也认罪伏法,他也根据信中乞求,将钱县令夫人和女儿送出去,官仓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了,一切真相都公布出来。

祭拜完毕回到县衙,孙庙开始给朝廷写奏本,现在洪驹生死已定,不管他的死亡是意外还是预谋,都要给幽城百姓、给朝廷一个交代。

孙庙想起洪驹留下的那个关于下游河堤炸药埋藏地点图,还有钱县令的口供,不管如何,宋孟两家势必要承担这事,承担百姓的怒火。

想到这里,孙庙嘴角露出一个嘲讽,比起宋孟两家那些人之前的勾当,谋害钦差也没有多大胆,毕竟前面还死了三个前辈。

孙庙的奏本和证据送回京城后,宣武帝震怒,相关人员下狱的下狱,吃瓜落的吃瓜落,同时给洪驹追封了爵位,还让人在幽城给他树碑立传。

洪驹作为寒门子弟,又因为梦境被宣武帝选为状元,这件事既然传出来了,估计后世会作为一则野史逸闻,现在幽城的事情证明洪驹的能力和魄力,想起对方才十五岁的年纪,之前那些略微死板的劝谏行为都变成了优点,宣武帝大手一挥,让底下人多宣扬一下。

……你看看,都是十几岁的读书人,人家十四岁就当了状元(是皇帝自己选的。)

……十五岁就敢独身闯虎穴,当钦差,斗贪官,抓劣绅,主持赈灾,修复民生(是皇帝将人“派”出去的。)

底下的官员算是看出来,这哪是宣扬洪驹,而是在颂扬皇帝啊!

这个等式想通后,加上洪驹也是死人,接到任务的官员也放下了内心的膈应,势要将洪驹的事迹宣扬的天下皆知。

后来洪驹老家溧阳想要将洪驹迁坟埋在溧阳,毕竟要落叶归根,幽城的人当然不愿意了,日夜派人在坟墓周围巡逻,防止溧阳人得手,朝廷中,老家是幽城和溧阳的官员差点因为这事当庭打起架来。

上一篇:月中僧 下一篇:恶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