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147)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再端上来的就贵重多了,有衔着红、蓝宝结的赤金拔丝丹凤,有镶着莲子米大明珠的金钗,有大西洋珠翠叶嵌的宝花,有镶红宝点翠金簪,令人眼花缭乱。

纪慕云略带得意地望了他一眼,曹延轩正微微笑着,靠在椅中吹热茶呢。

他带自己出来,是他的心意,不能太奢侈。纪慕云已经挑了一根金凤簪,便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首饰,一边赞叹珠钗上的明珠浑圆温润,盈盈发光,一边又放不下珠翠宝花--按说,她已经有碧玺珠花了,珠钗还没有,可那朵翠花是用翡翠、红宝和细珠按西洋工艺打的,做成碗口大的牡丹,翠羽楼没有。

正左右为难,身边男人便说:“既喜欢,便都带回去吧。”

太贵重了,要花很多钱,纪慕云迟疑着。在曹延轩心里,她不是寻常女眷,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精心培养的千金小姐,如今跟了自己,难得出门一回,下回来京城还不知什么时候,几百两银子算什么?

女掌柜笑着恭维“您两位眼力真好,姑娘皮肤白,戴什么都出挑”,把两样首饰小心翼翼用绒布包好,放进匣子。

纪慕云吁口气,告诉自己“今日可是丰收了”,欢欢喜喜给他一个大大的笑容,“我自己的足够了,想给家里人带一样--那个珠簪正好。”

那珠簪是米粒大的细珠穿成佛手形状,配着三片翡翠叶子和一朵粉色碧玺花,娇柔小巧,适合没出阁的年轻姑娘。

曹延轩就着她的手看一眼,觉得她挑东西的眼光甚好,“既给了六姐儿,给五姐儿七姐儿也带点什么吧。”

玉姐儿琳姐儿么?

单一个佛手簪,是纪慕云与媛姐儿的情谊;再给玉姐儿琳姐儿,纪慕云的身份就尴尬了,得由媛姐儿来送。

那就不能在姐妹间失了面子。纪慕云问女掌柜“还有没有和这个珠簪一个路数的?差不多就好。”

自然是有的。

很快,纪慕云从新送来的四根珠簪中选了一个梅花型,一个蝴蝶型的,交给掌柜包起来。

回府的路上已经夕阳漫天,她脚疼起来,反正马车里没丫鬟,便把鞋子脱了,姿势优美地盘坐在座位里,用裙摆盖住穿着粉白袜子的双脚。

曹延轩也有些疲乏,靠在车壁,有一搭没一搭和她说着闲话。

她念叨“六小姐定会留下梅花簪,不信,我和您打赌。”

曹延轩笑道:“我为什么要赌?赌也行,赌什么?”纪慕云摇摇头,依偎到他身边:“我可不和您打赌,万一您输了,日后不带我吃涮羊肉了。”

曹延轩哈哈一笑,温柔地摸摸她黑发,“那还不好说?想吃了,出来就是,嗯?”

马车摇摇摆摆,车里包裹是新买的首饰点心,肚子装着涮羊肉,只有自己和他两个人,纪慕云迷迷茫茫地,希望“永远这样就好了。”

“我,我怕您以后忙了,没空了。”她把脸庞藏在曹延轩胸膛。后者安慰道:“就是再忙,什么时候空过你?”

她闭上眼睛,慢慢睡着了。

回到府里,曹延吉派来的小厮在竹苑里等着,“六老爷请七老爷到老爷处。”

曹延轩便洗了把脸,换上家常衣裳,告诉她“若迟了,不用等我。”

今日情投意合地,本来想,好好地“谢一谢”他的,纪慕云遗憾地答应。

待他走了,带昱哥儿吃饭。

东来顺除了涮锅子,还有点心烧麦,纪慕云中午买了些回来。往日必定送给媛姐儿,如今媛姐儿住在琳姐儿院子,她就不好送了,宝哥儿离得更远,便吩咐人把点心和淘换回来的小玩意儿给周老太太和两位姨娘送去,喂昱哥儿吃些,又分给丫鬟。

绿芳几个用碟子把驴打滚豌豆黄和羊肉烧麦分了,送给吕妈妈三人,在檐下吃得津津有味。

如今偌大的院子,后罩房随纪慕云身边的人住(曹延轩身边的小厮年纪大了,不便住在内院),日子舒舒服服;宝哥儿身边的妈妈们,博哥儿的院子挤不下,只好去住群房了。

莺歌嘴甜的像蜜,“姨娘真好,若能一直跟着姨娘就好了。””绿芳笑话:“听听,为了好吃的,小妮子宁愿不嫁人了。”

众人都笑,莺歌跺跺脚,吕妈妈安慰:“好孩子,日后好吃好喝的多着呢。”

傍晚媛姐儿过来,陪着昱哥儿玩耍。昱哥儿今日午觉睡得短,跟在大孩子后面跑了一天,早早打起哈欠,孙氏抱回厢房了。

纪慕云请媛姐儿到正屋吃点心,把三根珠簪拿出来:“老爷给买的,说让你先挑,剩下的送给五小姐和七小姐。”

媛姐儿果然挑了梅花簪,对着铜镜戴在头上,满意地照了又照,看看剩下两根,“过节或出门时戴出去,别人一看,我们就是一家的。”

又兴致勃勃地问:“姨娘买了什么?”

首饰这东西,除非一辈子放在柜子里,戴出来别人就会看到。不过,纪慕云觉得今日实在奢华了些,有些不好意思,便只把金凤簪拿出来。

媛姐儿拈起来,对着烛火照了照,叹道“果然是京城的东西,大气富贵,样子还好看,我们那边就没有。”

纪慕云提醒自己,有机会叫曹延轩带媛姐儿去一趟珍宝阁,笑道:“你放心,过两年,自然也有人惦记着你。”

就像曹延轩,和三爷五爷六爷曹慎一模似样,对儿女严厉、期望甚高,对自己的女人就是宠爱放在第一位了,从不吝啬。

媛姐儿想到珍姐儿和花锦明的恩爱(每次回娘家,两人确是恩爱的),想到自己未来的夫婿,红着脸把凤簪放回匣子,换了话题,“这么晚了,爹爹还没回来吗?”

听到这话,纪慕云收敛笑容,挥挥手,把服侍的人打发下去,小声说:“八成是和大老爷、六爷商量,四姑爷家的事。”

五月十一日,西府二管家曹世雄从金陵赶来,带来了花锦明的信。彼时曹延轩下场,曹世雄便在府里住了下来,直到前日,曹延轩考完回府,才看到信里的内容。

以往在西府,媛姐儿很少见到父亲,宝哥儿又小,接触不到外面的事,什么都不懂;近两年,她常来双翠阁,见曹延轩的机会多了,宝哥儿跟着东府堂兄弟上课,听到的东西回家说起来,加上纪慕云时时教导,媛姐儿耳濡目染地,知道的越来越多。

这回来了京城,媛姐儿每日跟着琳姐儿写字,是和博哥儿兄弟隔着屏风在一间屋子的,听到不少朝堂的事--改朝换代的大事,即便是十余岁的孩童,也是关心的。

媛姐儿紧张起来,压低声音“四姐夫的父亲,听说就在江西,还,还在南昌?”

纪慕云使个眼色,“我听着,像是不太妥当。可不能告诉别人。”媛姐儿连连点头。

正说着,门外丫鬟请安,曹延轩进门来了,见到媛姐儿微微一愣,笑道:“这么晚,还在啊?”

两人给他行礼,媛姐儿摸摸头上的珠簪,向父亲道谢,“女儿明日便送给五姐姐和七妹妹。”

曹延轩满意地嗯一声,略带疲惫地坐到临窗大炕,“是你纪姨娘挑的。”

“女儿就说,父亲的眼光没有这么好。”媛姐儿大着胆子,和父亲开了一句玩笑,见父亲呵呵笑着,心里便踏实下来,捧着匣子告辞了。

留下曹延轩,手里端着茶盅,脸上的笑容慢慢消退。

大概,是花家事情不妙?纪慕云把丫鬟打发下去,关了门,用热水投了帕子,给他擦面、按摩脖颈,轻言细语地把媛姐儿来的事情说了:“实在不好意思。您若得空,给六小姐也添些东西。”

曹延轩并没她那么纠结,“儿孙自有儿孙福,她日后有夫婿。”说着,眉头紧紧拧在一起,“珍姐儿那边,才是真麻烦。”

花锦明信里的内容,纪慕云是听他说了的,也觉得棘手,现下斟酌着,“您看看,能不能和老爷六爷商量着,想办法转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