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开出心尖软(143)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说:

(1)百度自中药辩证

第64章 共挽鹿车

马车外是群青色的夜天。

风呼号着吹过窗边, 往北去的小娘子掀开车帘一角,正看见远处的荒星月影、近处的树影微澜。

方才问过了孟九火,日夜兼程的话, 明晨能赶到保州。

李合月心里压住了一团着急的火,只将舆图扯过来, 认认真真地看了半天,到底是看不懂,只好叫孟九火过来。

“最近的边关是哪里?”

孟九火指了地图上胜州的位置,回答王妃娘子的话。

“是胜州大胜关。”

“只有去大胜关, 急脚递才会途径陕州。”李合月的视线落在舆图上, 顺着孟九火指着的位置一路划过去, 似乎理清楚了边境线, “算着时间, 今晨和谈时出了乱子, 殿下被西陉关拒之门外, 沿着边境线奔走的话, 必会往西。”

李合月在孟九火的指引下,在边境线上向北上划去, “若是北上去往佘县、云州,坦途通天, 可每一寸土地都与北蛮接壤,而往西去的话——”

她看着向西的边境线, 从大胜关左近急拐了个弯向上, 形成一个凹处, 心下一点好奇。

“这一道绵延着的是不是山脉?”

“这条山脉西接天宇, 东连太荒, 绵延三千里, 名为升龙岭,向上去,毗邻的是西且兰,北汉同西邦相争数年,至今仍敌对着。”

孟九火的话一下点醒了李合月,手指在地图上轻点数下,忽而有了主意。

“倘或殿下入关不得,说不得会向西而行,他从前在永兴军路任过节度使,一定同西邦打过交道……”

她的话音刚落,孟九火似乎一下子想起来什么,道:“三年多前,殿下曾前往京兆府受降且兰王,岂料受降当日高祖山陵崩,且兰王听闻此消息,在殿下赶回京的当夜便撕毁了降书,折返且兰国,不再称臣。殿下若往西去,说不定有一线生机。”

李合月闻言拿定了了主意,轻声吩咐孟九火,“命人传信至保州,叫舅舅领兵乔装至大胜关接应。咱们改骑快马,乔装出关。”

孟九火对郑王殿下忠心耿耿,这一昼夜正心头急乱,此时听了王妃娘子的吩咐,即刻便要转身去安排示下,岂料王妃娘子又在身后追了一句。

“孟九火,你信我?”

孟九火一怔,正打算跃下车的脚步收了回来,转身拱手道:“不只小底,郑王府上下皆听命于王妃娘子。”

风雪侵窗,雪沫子扑上了娘子的眼睫,她轻点头,在寒风入窗的那一刻吩咐他仔细行事。

孟九火跃下马车,自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正在行进的马车慢慢止停,原地候命。

桑禾在车外烧了水,沏了一盏热茶进来,奉给了李合月。

“奴婢觉得,这天怎么越来越冷了?”桑禾搓揉着手,只将软塌上的白狐裘袄披在了娘子的身上。

原是无心的一句话,却叫李合月往窗外多看了几眼,视线转回来时,又落在了桑禾红红的手上。

“桑禾,你有没有觉得,今年的雪下的特别早,也比往年要冷的早?”李合月一边轻声说着,一边将手里的暖炉塞进了桑禾的手里。

“谁说不是呢?”桑禾掀开车窗的帘子向外看去,雪绵延千里,夜都明亮了几分,“如今不过九月底,陕州就冷入了骨。往年十月底才开始下雪,今年也不知是怎么了。亏好咱们还带了皮袄皮衣,尚能支撑一阵子。”

李合月想着方才路边遥遥的村庄,难免有几分感慨,“下雪变冷猝不及防,庄稼就要遭殃了。再者,农人们无钱置办皮子袄子,只能披着纸衣、盖着纸被,若真是一直冷到打春,四个月的光景,农人们该怎么熬啊。”

桑禾知道王妃娘子从前是市井出身,自然要比豪门贵女们多了许多怜悯之心,此时也只能应了她一声叹,说不出什么来。

倒是南归雁听了孟九火的安排,正走过来,听到王妃娘子的感慨,在车窗前凑声道:“这等天气啊有说法,叫做天罚。来年庄稼活不成,人人家里都都遭灾,到时候普天下的穷苦百姓就要反了。”

“天子昏庸,罚得竟是黎民百姓,哪儿有这样的道理。”李合月轻声说着。

南归雁觉得王妃娘子说得有理,只是此时他刚领了命,这便拱手道:“起禀王妃娘子,孟统领那厢已经安排妥当。前面有个市镇名为十里亭,咱们就在那里换马更衣,乔装往西北去。”

既然一切已安排好,李合月便也不迟疑,进了十里亭的市镇,寻了间驿站,改换上了男装。

她怕人多不便,只点了孟九火、南归雁及十二明卫、六十人在暗,一同往大胜关去。

至于先前的王妃车驾,则由桑禾扮作王妃依旧往京城去——桑禾、穗绾倒是哭着要相随,却被回绝了,只得噙着泪踏上回京的路。

上一篇:侍宠 下一篇:小盲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