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开出心尖软(145)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这些蛮军驱赶着百姓而来,妄图兵不血刃, 逼迫咱们开启城门,岂能遂他们之意?”

高大男子眉头紧锁, 眼神里有团团的迷雾。

“可摸清楚了北蛮军的人数?”

参军事摇了摇头,眼睛对上男子微愠的视线,连忙出声辩解:“并非探子无能,只因雪势太大, 一整个城外又是雪又是雾, 蛮子的队伍绵延向北百里, 又不向前逼近, 只原地歇息, 探子不敢太过近前——”

男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低头沉吟一时, 思索着出声:“既敢兵临城下, 却不攻城,是为何?”

参军事随着男子的思路想着, “……蛮子此次攻城的首领,乃是蛮子皇帝的二王子, 名叫耶律隆虎的。听闻此人昨日一早同郑王殿下率领的使臣和谈,缘何此时又突然来到了大胜关下?”

高大男子额心一动, 忽然想到将才才接到的那一纸金字牌递。

四城六关七镇, 皆不可放郑王入内。

看来官家, 是要对郑王殿下动手了。

高大男子颔首, 视线落在城垛上一层刺目的雪白上, 若有所思。

此人乃是胜、舍、云中三路行营兵马都监, 姓李双名悬泰,以骁勇善战、兵道诡谲闻名军中,今岁他近不惑之年,倒是比前些年沉稳了许多。

在“急脚递”到达之前,他早已知道郑王殿下率领使臣与北蛮王子商谈一事,只觉匪夷所思。

未料到不过一昼夜的功夫,北蛮竟兵临城下了。

至于原因,身经两朝更迭的李悬泰,心里门儿清。

他想到这儿,这便吩咐下去,命守城的将士将关隘牢牢守紧,再命探子再查再探,自己则沿阶而下,高问了一句:“急递可还在?”

武人的声调粗旷浑厚,夹杂在风雪里却显得有些飘忽了,白茫茫的一片世界里,有外披蓑衣,头戴斗笠的人闻声转过了头,须眉挂雪的面容上,唯有一双黑瞳甚为瞩目,然而在李悬泰看过来的这一霎,那黑亮的眸子却倏的就暗下去了。

急递垮肩垂手,一路小跑着过来,恭敬唤了一声将军。

此人近前了,李悬泰方才看清楚他的形容,蓑衣里罩着纸袄子,纸袄子里大约穿的是短褐,露出一截不算干净的脖子,一整个人冻得直打哆嗦。

这幅凄惨惨的样子,令李悬泰方才一闪而过的蹊跷感消失了——他的军中,尚能穿上铁盔御寒,这跑腿的却连个筒靴都穿不上。

“这封金字牌递,一共送到了哪几处?”李悬泰说着话,扬起两根手指,唤来一名兵士,示意兵士将一侧战马上搭着的披风拿过来,递给了这名急递。

急递拱手推辞,道了一声职责使然,不怕苦累,多谢将军美意。

也许是被冻到了,这急递的声音有些飘忽的沙哑,打着颤儿似的,“一共十七道金字牌递,送往四城六关七镇。”

李悬泰道了一声知道了,扬手正准备打发他,却听此人颤抖着声音道:“将军可是因大雾遮目而感到苦恼?”

这等急脚递的小子胆子不小,李悬泰为之一愣,这急脚递却将身子弓下去更深,声音越发颤抖的厉害。

“方才将军赠衣,小底心下感动,才斗胆进言。小底从前在陕地种红枣,秋季成熟时怕雨怕雾,所以想了许多方法驱雾。”

急递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李悬泰,见他眉头紧锁,正认真听他说,这便大着胆子继续了。

“取柴草垛在上风处点燃,以浓烟驱散雾气。”

“倘或敌军误以为是反击,或是城镇守军以为是烽火,岂非酿成大祸?”

“恕小底直言,这么大的雾,即便往城门下倾倒火油,敌军都看不见。”

李悬泰听完也不多言,只吩咐下去,叫兵士们去取干燥的木柴草垛,再登上瓮城,看着一垛一垛的柴草被点燃,因为天气湿冷,空中还下着雪的缘故,柴草燃起了滚滚的浓烟。

随着浓烟飘散,笼罩在大胜关周遭的大雾一点一点的散去,人人的眼前都一片清明,白茫茫的世界清晰可见。

于是瓮城上的将士们,都看清了在关隘前约十里的地方,黑压压一片军甲,而在这些军甲的前面,有足足五六百名身着纸袄的百姓。

这些百姓在北蛮军的阵前,离瓮城又近了五里,使得瓮城上人人能看得到他们的形容。

人人衣衫褴褛,有的身上还穿着最贱的纸袄子,有的甚至光着脚,倘或都是些成年男子也便罢了,但怎么可能呢?

有七八岁的娃娃在母亲的膝边躺着,冻的奄奄一息,也有三两岁的娃娃被母亲搂在怀里,拼尽全力地过给孩子一点体温。

除了孩子,还有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已然是动不了的情形,也许在这样极寒的天气里,再冻上半个时辰,就不行了。

上一篇:侍宠 下一篇:小盲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