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开出心尖软(151)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万没料到,浑身血污的郑王殿下,打一看到她,那双凌厉似雪峰的眼睛,一霎就柔软下来了。

原来她真是郑王妃。

李悬泰来不及感慨,只拱手称礼,尊称了一声郑王殿下。

“卑职代百姓,跪谢郑王殿下的舍身救命之恩。”

不同于方才说话的轻声,他这一句谢声音洪亮,直入了那些瘫软在地的百姓的耳朵里。

这些百姓被俘时受尽折磨,原有的千余人被驱赶至大胜关城下时,只剩了七八百人,其余的,皆丧生在蛮子刀下。

此时听到这位大胜关守将的高声道谢后,百姓们都沸腾了,人人的视线都往赵衡意的方向透射而来。

血腥气同雾气混杂在一起,慢慢升腾起来,在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之下,那位守将口中的殿下身躯高大,在或跪地、或趴伏着的百姓眼睛里,他似乎同瓮城上的那杆蔽空的旌旗比肩,像是从天而降、拯救苍生的神明。

百姓们纷纷跪拜起来,人人嘴里都喊着郑王殿下,参差不齐地道着感谢的话语,一时间声音隆隆。

这时候还不到感恩戴德的时候,赵衡意并不多言,只在诸民之前颔首道了一声,职责所在。

“方才本王同几百护卫在城下,将两千余名蛮军斩杀殆尽,估算着,能争取一些时间。烦请李都监派人将这些百姓护送至关内。”

他顿了顿,眉间的深谷蹙得更深,“眼下,还需加固城防,加派人手,来抵挡蛮军的万人大军。”

兵临城下,由不得踟蹰。李悬泰不过略略思考一时,这便应声道:“殿下在关外奔波两昼夜,自是对蛮军动向了如指掌,卑职一切都听殿下的。”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下,却有一人在瓮城上高声道了一声不可。

“蛮军大举攻城,全因你赵衡意和谈不力,你虽贵为亲王,可一无枢密院委任,二不可掌兵,如何能指挥守关?再者,蛮子军来了,自有天子之师抵挡,郑王殿下少烦。”

众人都往瓮城上看去,只见一面皮白净、身着戎装的男子正站在其上。

李悬泰不动声色地低声提醒赵衡意:“此人乃是来督战的内臣董煊。”

方才急脚递又送来官家御驾亲征的金字牌递,童煊便是这一刻来的,他上了瓮城,巡查了战况,正好目睹了一个黑脸汉子劫持李悬泰的全过程。

把赵衡意放进了大胜关内不说,还眼睁睁瞧着他生擒了蛮子王子耶律隆虎,这一时竟还要领兵抗敌,若是当真叫他打了场胜仗,官家御驾亲征到此,岂不是被抢了全部的风头?

一想到再有一两个时辰,官家便到达此地,童煊就越发急躁害怕起来,所以才高声出言,先将脏水泼给郑王殿下,再试图指责他的出师无名。

郑王殿下仰头看去,凌厉的下颌线像一道冰峰,他看向童煊的目色如炬,回应时的嗓音却冷如冰雨。

“守土有责,敌军若是进犯,莫说兵甲义不容辞,便是打铁的铁匠、种米稻的农夫,穿澜袍的读书人,都要上阵杀敌。本王又岂能束手?”

他并没有打算同他多说,一声令下,便叫韩定雍率领赤甲营与南归雁的人马去治伤休整。

而百姓们并不关注这些节外生枝,只颓唐着往城中去,倒是童煊眼见着自己无法阻挡赵衡意,心头又气又急,索性抽出侧旁侍卫的腰刀,双手高高举起,一把砍在那杆竖着的旌旗上。

“赵衡意绝不可迎战!”

几声吱呀声后,那旌旗喀嚓断裂,倒了下去。

旌旗乃是一支部队、一所城关的象征与支柱,此时被砍倒了,登时令瓮城下万千将士不由地目瞪口呆。

童煊不以为意,也不知这旌旗代表的意义,以为瓮城下的人都被自己震住了,难免得意一笑。

就在这时,关外好像有一股震地的力量传递过来,赵衡意何其敏锐,意识到了什么,只朗声道:“孟九火!”

孟九火此时正随着王妃娘子身侧站着,此时猛一听到殿下叫自己的名字,连忙拱手称是。

“阵前损坏旌旗者、该如何处置?”赵衡意缓缓问起。

孟九火立时明白,只飞身跃上了瓮城,夺过童煊手里的砍刀,双手高高擎起,手起刀落,割下了童煊的头,接着提着他的脑袋,从瓮城上一跃而下。

“该斩!”

童煊的脑袋就在孟九火手里,因为太过猝不及防的原因,他的眼睛还圆睁着,里面全是骇然之色。

饶是李合月这般经历过生死之人,都难免吓得闭上了眼睛,转身趴在了舅舅的背上不敢再看。

杀了童煊,已再无阻碍,此时守关的将官都不敢再言,只听郑王殿下指挥。

此时关外已然响起了共鸣不绝的马蹄与脚步声,瓮城上燃起了烽火,敲起了锣鼓。

上一篇:侍宠 下一篇:小盲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