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开出心尖软(174)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但见飞旋而下的烟尘与雪片中,有着赤色盔甲的青年将领骑在马上,一手持弓,一手勒马,阴霾的天宇下,此人血污满身,却难掩眉眼的清俊。

宿贤青认出了此人是谁,巨大的死里逃生之感令他不由地鼻酸,往那一处跌撞而去,跪在了此人的马下。

“臣,捧日军指挥使宿贤青拜见殿下。殿下救命之恩,捧日军上下没齿难忘。”

随着宿贤青的伏拜,他身后千余名具装骑兵纷纷下拜,口中高呼殿下千岁。

赵衡意抬头看了看阴霾的天宇,跳下马来命众兵将起身。

“下马河此时战况如何?”

“截至半个多时辰前,下马河仍有七万兵将,在同蛮子的五院军、六院军约七八万人交战,战况极其惨烈。臣等领兵突围,正是去求援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赵临简统帅了十万大军出征,这十万人乃是大梁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大梁的家底了,倘或全军覆没在下马河,蛮军乘胜向南推进扩张,我朝已无精锐可用,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赵衡意颔首,简单而直接地吩咐下去:“整理战场、重伤兵抬往左近上林安置,半柱香之后,全军随本王向下马河开拔。”

宿贤青等捧日军的将领们闻言心中都有了底气,眉宇间难免喜忧参半,再往殿下所率的两三万人马看去,个个行动迅捷、面容坚毅,端的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

此次北征,我大梁原是占了上风,可惜在攻打昌云府时收到了强烈的反击,蛮子两路大军驰援,赵临简指挥不当,最终仓皇退至下马河。

原本只要重振旗鼓,拼死还击,未必不能击退蛮子军,可惜赵临简见势不好,竟在亲军卫的掩护下仓皇而逃,偏偏这一幕被蛮军的大将耶律齐保看见,两只箭射过去,伤了赵临简的大腿,又派数百名奸细在梁军的军马阵列中高呼,梁皇弃兵不顾,一路难逃这等话,大大地动摇了梁军的军心,从而犹如无首的群龙,阵脚自乱,被蛮子军追着打。

而赵临简不过登基四年,从未领兵打过仗,去岁征讨南夷大胜的部队,至今没有领到该得的赏金,兵将心里都还有怨怼,再加之赵临简的夺位疑云,虽有圣人为之背书,可军队数十万人都是跟着高祖打天下一路过来的,自然不服赵临简的统治。

如今,在赵临简下落不明的情况下,高祖亲子、朝野军队心目中的太子赵衡意,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赶往东京城即位,而是率兵冒死驰援下马河,显然令捧日军上下在震惊之余,又觉出郑王殿下的高义来。

士兵们士气大涨,跟着郑王殿下一路驰援下马河,在过去的路上,又收拢了数万突围而出的梁兵,到达下马河附近时,天公忽然又降下冰雹来,赵衡意率军分三路交叉杀入战场,奋力杀敌的同时,又名传令兵在中心点,已五色旗为号令,汇聚各路没头的梁军将领,紧接着派百人通传郑王率三万大军驰援,打了胜仗之后,人人可得三十贯钱。

困顿在下马河的兵将本就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郑王前来指挥,又有银钱激励,再有强烈的求生意志,这些兵将发挥了原本就有的骁勇,趁蛮子军被援军打得措手不及、目瞪口呆的情况下,奋勇拼杀,到得傍晚时分,虽然双方均有死伤,但究其根本,到底是将蛮子军打得七零八落,赶出了下马河。

这时候下马河的所有将领都汇聚在郑王殿下的身边,稍作休憩之后,打扫战场,救治伤病,收拢武器,最终一鼓作气往北杀去。

也许是大胜关大捷的消息令蛮子军震惊,也许是下马河的反败为胜叫蛮子军人人震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被梁军的意志所惊骇到,蛮子军节节溃败,一直退到了边境线后。

偏这时候,北蛮国境内的灼州、彭州、棘州等地纷纷归降,大梁的国境线又往北推进了五百里,第十日上,赵衡意所率的梁军攻破昌云府,使高祖生前未尽的事业得以圆满。

而蛮军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令九州震惊,蛮军境内辽东、渤海等地的汉人大批大批地出逃,北蛮在此一战败得彻彻底底。

经此一役,北蛮皇帝派了使陈求和,赵衡意避而不见,重新划定边境线,安顿守军,折返回雄州休整。

此时举国上下沸腾,百姓烧香拜佛,人人皆道天赐明君,圣主回归。

又因官家赵临简始终没有下落,在朝野沸腾的声音中,圣人终归抵挡不住,在赵临简失踪后的第十五日的这一天,由门下省颁布旨意,郑王赵衡意乃高祖血脉,承继大统,迎回东京城。再奉赵临简为太上官家,若能安全回归,移居南宫。

上一篇:侍宠 下一篇:小盲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