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开出心尖软(189)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原以为只是陪着明娘子搬出紫微宫,回到原先的居所,岂料明娘子听闻太上官家在保康门外,竟押着大官人来了。

她也没有料到,一向文弱柔和的明娘子,竟会做出这般令天下人震撼的事来。

也好,也好!

明娘子身陷困境,在其中苦苦挣扎,然而天下人却仍毁谤与她,若非这般极端的做法,哪里又能出口恶气呢?

明愿心的心神终于平静下来了,泪水便流了下来。

“若非李娘子救我出囚笼,恐怕我早就一条白练结果了自家性命——可我不甘心啊,凭什么是我去死?我做错了什么?”

桑禾安静地听着她说话,点头安慰着她,“娘子何错之有?飘零的浮萍,遇上了狂风骤雨,除了被摧残殆尽,又能如何?”

她想着皇后娘娘的话,轻声转述,“皇后娘娘说,自救者天救。您等到了这一日。”

明愿心抬起了眼睫,乌密之下是一双清而亮的眼眸,她品味着这一句话,良久才点了点头。

“我要前往宫中,拜谢皇后殿下。”

桑禾自然愿意相随,仔细为她整理姿容,搀扶着她下了瓮城,上了轿子往宫中去了。

明娘子终得圆满,紫微城里的慈宁殿中却一派死气沉沉,封太后从登基大典上回来,便歪躺在了贵妃榻上,由着身边的宫娥婢女捶腿敲肩。

赵临简失踪的这些时日里,她愁得快要疯了。

原本是百密无一疏的御驾亲征,竟在下马河出了纰漏——那些个天杀的,竟敢起义造反!不就是些赏钱没到手,竟敢造皇帝的反。

她起先还怀疑是二哥儿赵衡意的谋划,毕竟那些个造反的主力,都是当年誓死效忠高祖的先头部队,可与此同时,二哥儿却在大胜关打赢了胜仗,并且在举朝拥戴他登基的浪潮下,却毅然决然地驰援下马河,救出了七万大梁精锐。

二哥儿这般不急于继位的行径,倒是赢得了天下黎民、朝臣的心,故而,这帝位他坐得众望所归。

儿子和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儿子回不来,又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丑事,这般凶多吉少的情况下,她只有顺应民心民意,拥立孙子登基为帝。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自己的亲亲儿子却又传来了回来的消息。

这可如何是好?

封太后的头更疼了,正欲吩咐人去取天麻,却听门外一阵儿哭哭啼啼的声音,封太后睨一眼,是德妃娘子领着几个孩子,身后一排后妃,都抹着泪儿进来,在封太后面前跪了一片。

“圣人啊,官家这回真回来了,听闻御驾都到了宫门口,咱们这些个后妃皇儿总要有个妥善的安置才是——当真要去南宫不成?”

封太后抬起眼皮,看着自己脚边儿乌泱泱一片的泪人儿,哪里还不知道她们的想法?

南宫那里地处偏僻不说,寓所简陋、粗鄙,又因常年无人居住,处处都是破财之相,更别提南宫的奴仆人数更是要依例削减大半,这些个养尊处优的娘子们,哪里又肯吃这样的苦头?

“你们都是紫微城里的老人儿,更别提还有些个娘子是为大梁诞育过皇子皇女的,老身又哪里不知道你们的苦楚?你们且安下心来,搬宫并非易事,哪里又是说搬就搬了?总要有个宽限时日。老身算着,总要一年半载的,才能搬个干净、明白。都快别哭了!朝堂上的事老身懒怠去管,后宫之事,老身倒还是能做得了几分主。”

她蹙着眉,把这些话说出去,惹得堂下的一众后妃喜上眉梢。

封太后身边老嬷嬷的眼睛里,却闪过了一丝担忧。

听着圣人的话音,倒像是又犯起了糊涂:如今天下已定,郑王殿下也平稳地登了基,七八万精锐,三十万的禁军都握在手心,太上官家已然翻不起任何浪花,偏偏圣人这会儿又起了偏心,留着这些个后妃,想来是要给新上任的后宫之主使些绊子,来一个下马威。

圣人糊涂啊。

作者有话说:

第85章 一犁春雨

圣人说完了紧要的事, 便开始拉拉杂杂地说起了后宫的家务,暂摄后宫的德妃娘子眼睛看着、耳朵听着,神情是放松下来了, 可一颗心还是提在了嗓子眼,始终沉不下去。

谁都没想到, 一场准备无比充分的御驾亲征,不过一个多月的功夫,却能让江山易了主,改了天又换了地。

太上官家潜邸时, 德妃娘子便已是亲王侧妃, 为他诞育了一儿一女, 算是有功之人。四年前入主后宫, 因后位空缺的缘故, 德妃娘子更是独揽起后宫大权, 往水门、内务采买、二十四司里塞进去许多亲戚, 四年来捞了巨额的财富。

新帝今日登基的同时, 与皇后共坐宝殿,接受群臣万民的朝拜, 眼下日头移上中天,那位皇后娘子就要往后宫来了。

上一篇:侍宠 下一篇:小盲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