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妾+番外(18)

作者:宁寗 阅读记录

这屋里头燃了炭炉,毡帘一落,满室生暖,可乍一转移到外头,教寒风一吹,沈明曦便觉有些受不住。

柳萋萋眼尖地瞧见她缩了缩脖颈,知她是冷了,怕她着凉,便自请去乘坐的马车里取披风来。

然一炷香后再回来,睃视了整个花园,却是没瞧见沈明曦和秋画的身影。

疑惑之下,她只得拉了园中的一个小婢子来问,那小婢子伸手指了指,言好似看见沈明曦带着秋画往西面去了。

柳萋萋猜想或是沈明曦内急去寻方便之处,就在原地等着,可又侯了一炷香的工夫,仍迟迟不见她们回来。

她心下担忧,干脆顺着那小婢子指的方向去寻。但到底是头一次来,候府又不像沈宅,里头大大小小的园子紧挨着,道路交错复杂,才走了没一会儿,别说寻人了,她自个儿就顺利在里头迷了路。

今日府中有宴,不少家仆都被遣去花园服侍伺候了,一路上,柳萋萋连个能问路的人都没遇着。

迷迷糊糊走到一个院门口,便见院门半敞着,她也不敢随意入内,只站在门槛外,试探着往里瞧。

院中有一不小的池塘,池边修有一座六角小亭,四下层层白纱围绕,池水清澈如镜,倒映出清晰而坚硬的石亭轮廓,使这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小院,愈显寂冷静谧。

此时的亭内,正坐着两人。身着雪青长袍的男子啜了一口冷酒,抬眼轻笑。

“我说侯爷,这么好的日子,你就坐在这儿,不去看看那些花容月貌的贵女,为自己挑选一位可心的夫人?”

对坐之人淡淡扫他一眼,“邱三公子若有兴趣,便自己去瞧瞧吧。”

“我倒是想,可谁教家中不许呢。”

玩笑罢,邱辞微敛起笑意,搁下酒盏,正色道:“说来,你回京城也有一段时日了,可陛下并未有丝毫要你再去戍边的意思,恐怕你这一趟回来,得长久地住在京城了。”

孟松洵饮酒的动作微滞,眼眸低垂。

此事,他很清楚。

自三年前开始,天弘帝身体每况愈下,长久的病痛折磨,令其变得愈发警觉慎重,多思多疑。

纵他此番夺城有功,收复故土,但天弘帝向来重文轻武,忌惮功高之人,如今硕国元气大伤,难再起战事,定不会再轻易放他回边继续持兵。

“倒也好。”孟松洵沉默片刻,薄唇微抿,风清云淡道,“西北苦寒,哪有京城日子舒心,何况祖母年迈,我也该尽心好生奉养在膝下。”

听得此言,邱辞剑眉蹙了蹙,他与孟松洵少年结识,同求学于鹿霖书院,他方才这话说得是否勉强,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他是真心想留在京城!

邱辞的语气不禁迫切了几分,“你可明白,若陛下留你在京,要么就不予你官位,让你徒顶着这武安侯的虚名,要么就随便丢给你一个无用的闲职,你当真一点也不急?”

孟松洵才能如何,邱辞心知肚明。武能策战马以剑戟守护江山,文能登庙堂用笔墨报效家国,若当年他父兄不曾出事,他定能顺利以科举入仕,说不定如今已成朝中重臣。

如此,他又怎甘心将来居于闲职,平庸度日。

孟松洵似乎看出邱辞所想,清浅一笑,“陛下如何思量,岂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轻易揣度,顺其自然吧。”

他越是淡然,邱辞面上的神情就越是古怪。

顺其自然?

这天底下谁都能说这话,唯独眼前这个,根本不是认命的主。若是认命,当初他便不会毅然决然在父兄牺牲后请命奔赴战场,在边塞一守便是十年,搏命拼杀,一点一点赢回他们武安侯府曾经的荣光与辉煌。

邱辞很清楚,孟松洵此人几乎不打无准备的仗,只怕这回也一样,他看似不动声色,但恐心下早有打算。

思及他最近的异常,邱辞满目肃色,微微倾身试探道:“你同我说实话,回京后的这段时日,你究竟都在忙些什么?”

孟松洵用指腹摩挲着光滑的杯壁,并不答他,却是侧首将视线投向远处,缓缓提起了桌上的青瓷执壶。

那厢,因离得太远,柳萋萋也不确定这院中是否有人,毕竟她是随沈明曦一道来的,若贸然进去,教人误会,只怕不好。

思虑片刻,柳萋萋正欲转身离去,却听“砰”的一声脆响,像是瓷器碎裂的声音,不由得朝石亭的方向看去。

很快,寒风裹挟着浓醇的酒香扑面而来,柳萋萋这才确信,亭中有人。

石亭四下遮得严实,此时起了大风,她才隐约自起伏飞舞的帷幔间看到两个对坐的身影,且他们似乎发觉了她的存在,正朝她这厢看来。

柳萋萋无措地捏了捏掌心,若此时走,未免有些犯错逃跑的嫌疑,左右也寻不到人问路,她索性深吸一口气,坦然踏进院中。

上一篇:祸水 下一篇:幽后传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