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逛淘宝+番外(297)

作者:大荷月 阅读记录

“彪哥,这一筐麻烦你帮忙带给周教练了。”明霞将箩筐里的山藤给拆了,把里面打包好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交给周国彪。

整筐不好摆放,化整为零会更轻省些。

八分熟的西红柿,水灵灵的小黄瓜,墨绿色外皮的贝贝小南瓜,还有用大芭蕉叶子包裹起来的黄秋葵,还有剥得干净的野蒜。

二花吃住都在周国红家里,所以明霞每次与周国彪换东西,都会给周国红那边留一份。

交给周国彪的另一筐东西,也差不多是这类瓜果。至于叶菜,明霞倒是拿得少,比较比起能当水果吃的西红柿和黄瓜,农贸市场上的叶菜倒是比较容易买到,不值得她大老远背过来。

“这次没润喉甘梅呢?”周国彪奇怪地问道。

“这一批还在晒着呢!”明霞解释道。

二花离开家,还是对家里的活计有影响。

以往晾晒浆浆津果实,二花和大花两个人配合,基本都能把活收拾清楚。

如今二花不在,光靠大花一个人,又要照看两个小的,又要割草喂兔子,若是再加上浆浆津处理的工作,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太繁重了。

所以明霞在二花离开之后,控制了胖灯虫喂养的数量,润喉甘梅大部分的制作工序明霞也自己完成。也因此,制作润喉甘梅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润喉甘梅的制作借鉴了阿佘族的苦梨膏,周茶娘的揉茶手法,还有明发云给的配料草料方子,正是这样麻烦的方法,才去掉了浆浆津果实里令人不喜的苦涩味道。

周国彪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车座后的小空间,然后把这次他从县城带上来放进明霞已经空了的竹筐中。

“这是我老妹让我带上来的,她让你别跟她客气,你拿去的瓜儿她都收了,她弄来的这些蛏干你也别推。”

明霞接过一袋大约有两三斤重的布包,里面发出微微的海腥味。

她正想说点什么,就被周国彪开口打断。

“对了对了,你上次拿的那种像塔一样,里面还有籽儿的菜这次有拿吗?”周国彪笑得特别诚心地问道。

“黄秋葵吧,被芭蕉叶装起来那些就是,这个产量不高,里面是这三天的产量,我做了记号,用黄线打了个结的是大前天,红线的是前天,剩下的是昨天的。”就算周国彪没有问,明霞也会详细跟他说清楚。

“这菜看着怪,味道真还不错,煮着也方便,上次拿回去,按你说的开水煮软了,蘸虾露,家里老人吃得高兴。”明霞是周国红徒弟的家里,周国彪也不像去白山镇里拿菜那样留着几分心眼,更况且前两次明霞送瓜果过来,每一份都整理清洁得干净。

这黄秋葵周国彪上次是第一次吃,是明霞搭给他的,他拿到手里的时候,还觉得怪模怪样的,不知是个什么口味。

按照明霞所说的做法吃过之后,他们年轻人还没特别大的感触,倒是家里牙口不好的老人,对这道菜十分中意。

周国彪他爹的牙齿掉了大半,平日里吃青菜嫌弃,前阵子吃了煮熟的嫩秋葵,又嫩又滑,还有点糯糯的粘稠感,吃完连声称赞了好几句。这次听说他还要去上山拿菜,便特意交代了一句,多弄点秋葵回来。

两个人完成交换之后,太阳光已经爬上了山腰,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两个也没其他的话好说,一个挑担,一个开车,一个赶着回村上工,一个急着回县城交任务,最重要的是约好了下次给明霞带的东西后,便告辞离开。

能用自家山上的蔬菜换到海鲜类的干货,明霞心里是特别高兴,回山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其实,明霞换的海鲜是市面上最廉价的两种。

小咸鱼干是由小提鱼晾晒风干而成,小提鱼又可以叫巴浪鱼,通常不过两三指头宽,尾部有一道硬棱,是所有鱼获中最便宜的鱼。如果说滩涂抓的跳跳鱼还能卖得上钱的话,新鲜的小巴浪鱼根本就没人要。

巴浪鱼产量极大,鱼肉也不算鲜美,肉质略显粗糙硬实,价格十分低贱。就算在渔业资源枯竭的几十年后,新鲜的提鱼一斤也不到十块钱。

因为巴浪鱼数量极多,海边的渔民出海捕捞的时候,碰上巴浪鱼鱼群,想不捞到它们都不行,既然捞了也舍不得扔回海里,干脆就晒成鱼干。

巴浪鱼鱼干比海鲜好保存,放在锅里蒸了,肉耐嚼又咸香,很适合陪稀粥。

明霞刚才看了一下,这五斤巴浪鱼鱼干都是去了头的,在网络虚拟购物平台上要四十块,而周国彪帮她买来,是最小的那种,一斤只要一毛五,如果个头大点,要贵五分钱。

整整五斤晒得干干的去了鱼头的巴浪鱼鱼干,只要七毛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