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逛淘宝+番外(342)

作者:大荷月 阅读记录

明霞在放着镇供销社两毛钱的米醋不买,跑到虚拟网络购物平台上买一块多的白醋,当然不是说那土酿的米醋不好,只是不符合她的需求。

明霞要泡制嫩姜。

凤城县身处南方沿海,气候温暖潮湿,在冬季有吃腌制嫩姜的习惯。尤其是此地大年初一不沾荤腥,不开火灶,腌制的嫩姜是无论穷富都必备的一道小菜。

明霞来这里几年,也逐渐融入了当地饮食习惯中。

前年,她也跟着铁屋村的人,种了一些嫩姜,用了紫苏和白醋,糖精和一些甜味草根的汁水腌制过后,风味比当地人的老法子更胜一筹。

她泡制紫苏嫩姜把外皮刮干净,切成薄薄的姜片,先在紫苏叶和甜菜根碾成的汁水里泡上整整一天,再放入加入糖精,白糖,细盐的白醋里泡制。

从去年开始,为了让紫苏嫩姜的色泽更好看,明霞在虚拟网络购物平台上买了玫瑰茄的种子,在泡姜的过程中加入了当年晒干的玫瑰茄花苞,色泽也更艳丽鲜红。

这样泡制的紫苏醋嫩姜色泽是漂亮的玫红色薄片,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吃得时候,一股几乎要穿透天灵盖的清辣夹着丝丝甜蜜蜜的味道,比市面上买的那些简单切块用黄米醋和盐巴泡的嫩姜好吃太多。

自从吃过她泡的紫苏嫩姜的人,通常都会成为她的老顾客,都交代让明霞后一年给他们留三五斤的紫苏嫩姜。

这里面包括了周国红的亲友同事,周国彪同一车队的师傅,县城竹编厂的手艺师傅们,白山镇上董小文和她认识的人。明霞在这里几年的人脉,以及托他们帮忙买的人,早就把明霞自己种的嫩姜全部订光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明霞每一年种植的嫩姜都会比去年多一些。

紫苏嫩姜的价格其实不贵。

直接挖出来没有处理过的嫩姜三分钱一斤,清洗切块,米醋浸泡过的嫩姜也只要八分钱一斤。而明霞这种处理得非常细致,色彩好看,口感很优秀的紫苏嫩姜,可以卖到两毛钱一斤。

前两年,泡嫩姜的白醋不足,明霞只能去县城里的酱醋厂买米醋。米醋味道虽然香醇,但色泽始终比不上白醋泡制的紫苏嫩姜。

黄米醋泡制的紫苏嫩姜色泽略暗淡,浸泡的汁水浑浊,生姜清辣里的酸劲黄米醋的味道冲了,少了几分纯粹,吃起来也不够入味。

去年秋天,明霞用白醋泡的紫苏嫩姜一斤可以卖到两毛二,而黄米醋泡制的紫苏嫩姜,愣是少了两分钱。而今年,前次周国彪帮她送货的时候,已经提前说了,白醋泡的紫苏嫩姜他可以用两毛五的价格收购。

明霞今年准备收姜了,她估算了一下,零零散散种植在山里的嫩姜,今年能收两百斤以上,她还会去其他人手里收一些嫩姜,今年泡制紫苏嫩姜在四百斤左右。

四百斤分量听起来多,但明霞从采收嫩姜到农历新年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加工整理出货,四百斤分散到四个月时间里,也不显得打眼了。

嫩姜再受欢迎,价格也赶不上肉,四百多斤如果只收钱,一共能卖近百元。

紫苏嫩姜的加工和腌制,正好填补了浆浆津无果期的空白,虽然价格略低,但它加工的步骤简单,客户面也更广,所以明霞拿到虎皮年糕的收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上虚拟网络上买点白醋泡姜

浆浆津腌制的果脯虽然收入高,但制作工艺复杂,而且只有国营公司能收。润喉甘梅的价格不低,以目前平均生活水平,也只有手头略微宽裕的人,称个半斤几两当零嘴。更多的人,也就买个十来粒,在小儿咳嗽时,给他们喝点润喉。

而紫苏嫩姜的客户群体则广泛多了。泡姜是这一地区普通老百姓的冬天必不可少的一道醋泡菜,家家户户都需要,一家几口人一个冬天吃上几斤泡嫩姜,都是常态。

最重要的是,因为交易灵活,也大多数是关系不错的熟人,明霞可以从他们手上交换到一些实用性的票据。

明霞最经常交换的是肉票,少数的粮票和工业票。

在她的卖家小铺尚未开通之前,虚拟网络平台上的存款数量太少,物价差导致她直接在虚拟购物平台上购买肉和米粮性价比很低,所以明霞只能通过现实的途径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而伴随卖家小铺开通,她也拥有一个渠道,将物品换成虚拟网络购物平台相等物价水平的收入。这两年,目标定位明确,不断进行商品评估,尽量争取更多商品进入卖家小铺销售,保证她在卖家小铺里赚到的钱,能让她们就算现实里遇到突发状况,也能供养一家人的生活。

——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