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逛淘宝+番外(395)

作者:大荷月 阅读记录

至于城南,以居民区为主,但有县城福利最好的造纸厂。

从明霞第一次到凤城县开始,这座小城城中心的大致格局,几乎没有变化。

而变化最大的地方,应该是城墙外边缘一带。

什么原因?

人口。

国家统一后二十年,也就是五六十年代,是生育的高峰期。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批和平时代的婴儿成长起来,逐渐进入结婚和生育阶段。

从这个时候开始,几乎在每个城市,人口都在剧烈的增长,所以才有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随着儿女成婚组成家庭,原有的老房往往无法满足的下一代的居住需求,许多年轻的家庭将眼光放到老城区之外,如今还只是工厂和农田的地方。

明霞知道,老的县城实在太狭窄了,完全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人口需求。

不用十年,目前看似偏远的城墙外,很快随着老城墙的拆除,并入主城区的范畴,成为凤城县城关的一条街道。

住在主城区的居民,大多看不上城墙外的宅地,但明霞步行测量过,实际上从最南边的造纸厂走路到最北边的县城一中,只要十五分钟而已,如果有自行车,那就更快了。

对于习惯了好几环城市的明霞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

因为城南目前有造纸厂,相对环境不太理想。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城西是明霞的目标。

在这里,明霞一家有条件拥有一栋真正属于她们的房子。

作者有话说:

抱歉,这两天没及时更新,因为小神兽上学,一堆杂事。

第156章 拜访和谈话

◎找房子的行动◎

刘姐听到明霞所问的事情, 脸上立刻出现诧异的神情,她惊讶地问道:“你这是打算县城里安定下来了?是找到什么单位了吗?”

不怪刘姐会这样询问,因为如今没有私企, 就业范围也很狭窄,从农村到城镇居住, 没有单位支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因为你生活在这里,并不意味着有生存的权利。

这个年代的工作岗位都有子女继承的传统,像明霞这样无根无靠的乡下人, 想要考入国有企业, 没有点儿关系, 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竹编厂那边, 可能会有消息。”明霞没有说得太明白, 但刘姐似乎自己脑补出一个答案, 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那就好了, 竹编厂的女工虽然辛苦了点, 工资也不算太高,但手勤点, 日子也是能过得下去。”刘姐点点头,她心里有了解释, 便不再多问,而开始跟明霞聊起了她所知道的房屋情况。

以竹编厂为幌子, 掩盖她与泽丽寨交易获得的生存资本也是明霞在特殊时期的一种自保手段。

否则, 她们搬到县城, 若没点正经的工作, 难免接触的人不会怀疑她们母女几人经济来源的问题。

“这两年县城有不少人家, 到西门顶那一带盖房子, 倒是逐渐热闹起来。”刘姐一边问明霞要求,一边合计着。

“不过,你不是县城的户口,是拿不到宅基地的。”

“是呀,就是看看有没有稍微清楚点的房子,能租能买都可以考虑看看。”明霞没把条件说死了,试探地问道。

“租房?那不可能。”刘姐猛摇头,把明霞的一种选择给完全否定了,“现在谁敢给你租房子,房子空着也不敢。”

“那有卖房的?”明霞紧接着问道。

“有是会有一些,我去年还听说南边有个小院卖出去。”刘姐点了点头,回忆说道,“那小院就在粮食站那条路往造纸厂方向拐过去,地方倒是挺大,就是远了一点,听说是县中学的一个老师买下来的。”

明霞来县城的时间毕竟有限,之前只了解了凤城县大概的区域分布,但对每个区房屋的具体情况,比起打小在县城长大的刘姐,那是差远了。

刘姐往上数,好几辈就在县城安家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那些房屋里,每家每户住的人与她有什么朋友亲戚关系。

就闲聊了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刘姐就给明霞说出了好几处没人居住的空屋。

这些人的情况与周国红有几分相似,前些年盖的房子,但是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屋子就空下来了

这年头卖房的人少,租房更是没有,空出的屋子要么借给亲朋好友暂住,要么就只能空着了。

没有刘姐的消息,明霞还真不知道凤城县居然有这么多房子没有人居住。

房屋闲置只是基本条件,剩下的事情,就是打听这些屋主有没有卖房的考虑。

明霞来县城一趟并不方便,她也只能将这件事情拜托刘姐帮她问一问。

但凡对方是一个不爱管闲事的性子,明霞也不会打扰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