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逛淘宝+番外(419)

作者:大荷月 阅读记录

正是因此,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比国营企业更灵活的集体合作工厂,要么最快倒闭,要么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转为私人企业,迅猛发展。

据竹编厂传的内部消息,只要外商的订单能保持到明年年底,竹编厂就开始盖新的厂房和员工单位宿舍。

竹编厂的领导虽然迫不及待地希望有更多能制作细竹丝的篾匠出师,但除了周师傅,大花以及钱师傅,剩下的学徒目前也只能给他们三个人打下手,先做粗加工。

用周师傅的话说,这几个人想要做出老钱那样水平的竹条,看天赋和勤奋,少说都要一两年的功夫。

钱师傅的竹丝在周师傅眼里,还够不上竹丝的标准,只能称为竹条。

——

——

孩子们吃完饭,自发地把剥出来的螃蟹壳放在院子阳光最大的地方晾晒。等一段时间,这些坚硬的螃蟹壳就会变得酥脆,然后再碾压成粉末。

家里的蛋壳,虾壳,鱼刺,肉骨头,以及明霞每次买海蛎都会讨要一点海蛎壳,都可以这样处理。

这些研磨成的骨粉不仅是很好的肥料,也可以喂养小鸡等家禽,给它们补钙。

尤其是产蛋期的母鸡,非常需要。

在小院的一角,明霞搭了鸡棚,一个月前抱回来的小鸡羽毛已经长得很好了。

鸡苗是明霞从虚拟网络购物平台上买的,高产蛋鸡,如果饲养妥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产蛋三百二十个以上。

其实县城的郊区,也是能买到鸡苗的,不过,现在明霞虚拟账户上的钱比较充裕,现实手上的钱开销比较多,所以在一些不太明显的地方,能够遮掩别人耳目的地方,还是购买虚拟平台上的商品。

明霞搬到县城的时机很不错。

针对家庭的种植和养殖,打击办管理没有前几年那么严格。投机倒把的定义,也不像以前那样宽泛,像家门口的海蛎撬壳摊,摆放几个手工制品,家庭种植的蔬菜瓜果,打击办的检查人员基本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是前几年搬过来,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在院子里既养兔子,又养母鸡,还把能利用上的地方都种上了蔬菜瓜果。

闻风而来的打击办成员,该挖的挖掉,该没收的收走,没这样太太平平养鸡种菜的日子。

午饭过后,处理完饭后的家务,明霞和孩子们很有默契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明霞在整理竹筐。

因为搬家的事情,明霞已经有两个月没去泽丽寨找阿佘族交易了。

好在上一次明霞去泽丽寨的时候,把事情交代清楚,泽丽寨里的人,也不会因为她这么长时间没过去而觉得奇怪。

听说明霞准备搬到县城去,泽丽寨里的阿佘族人都十分好奇。当然,他们最大的感受,大概是以后从明霞这儿换东西没有以前方便了。

木材厂和伐木场之间的运输车辆,已经从周国彪他们驾驶的卡车换成柴油拖拉机了。

所以,明天明霞去泽丽寨,是搭乘县城去乡镇的客车,再走山路过去。

大花帮明霞收拾完碗筷之后,就到院子的一角坐下。

这片区域,是明霞专门留给她的,搭了一个遮阴的小棚子,摆放着制作竹丝的工具。

如今大花制作竹丝,不用明霞帮她砍竹子了。

竹编厂有很多学徒工们处理过的竹篾,大约拇指宽,大花只要从竹编厂领回来,再加工成纤细的竹丝。

大花以前制作竹丝的时候,粗加工这块的力气活占用很多时间。大花常年锻炼,力气其实不小,但成长发育的因素卡着,自然做力气活比较吃力。

省去了这一块之后,她处理竹丝的效率就高多了。

三花的爱好最贴近这个年龄的孩子。小丫头看了看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的妹妹,再看看专注处理竹丝的姐姐,挠了挠头,只好自己玩起了丢沙包的游戏。

花花小朋友对搬到县城来这件事,显然是满意极了。县城的图书馆虽然在明霞看来已经十分破旧,可却满足了花花看书的需求。

不管孩子们进行哪种活动,在夜晚灯光照明不足的时代下,明霞对孩子们日常用眼管理得很严格。

无论是大花制作竹丝,编织竹艺,还是三花随手涂鸦,又或者是花花看书,她都要求她们在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一旦光线不足,就会制止她们的

同时,明霞更鼓励她们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明霞找了周国红亲戚这边的关系,交了寄读费用,让大花在县城实验小学四年级入学读书。这才是大花这个年龄正常的学习进度,因此她的同学也都是同龄人。

从村小的低年级,跳到县城小学的中年级,大花并没有跟不上学校的教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