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逛淘宝+番外(463)

作者:大荷月 阅读记录

“我明天去找找看,有没有色彩明亮的布料,成本也比刺绣带子低。”

明霞和大花都是行动力很强的人。

她们敲定好主意,一周时间,就把这一套竹编礼品箱子的实物做出来。

受到明霞的启发,大花不仅手工编出了五种规格的手提竹箱,还设计出了一套三种规格,制作工艺更简单的方形竹箱。

这种方形竹箱明霞上辈子在装大闸蟹,中秋月饼,端午粽子的时候,都有看到,既有一种古香古色的气质,又通风透气,成本也不算很高。

如果大花和明霞有意自己开小厂子的话,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些产品,直接找J国的商人要订单,自己拉人开厂子了。

不过,她们两人对自己办厂这件事情没什么兴趣。

这一套竹编箱子,被大花带去竹编厂,让厂子里的领导看看成果。

第185章 小县城里关系网

◎大花小县城里的影响力◎

竹编厂后来的订单进展, 明霞也都是从大花的口中了解的。

厂里一直很重视大花所代表的竹丝工艺品生产和加工,但对整个厂子来说,普通竹制用品的出售, 才是竹编厂获得利润的大头。

精细的工艺品,物美价高, 但产量低,人员难培训,想要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毕竟, 不是所有人都有大花那样天生灵巧的手指, 非凡的控制力。

普通的竹丝匠人, 要做出合格的竹丝工艺品, 最少也要勤勉练习三到五年时间, 才能较为熟练控制好一根根头发丝般纤细的竹丝。

而一个简单的竹编插花篮, 新手编织女工只要跟熟手一两周, 便可以掌握大概的技巧和流程。

篾匠也是如此。

能劈竹丝的篾匠凤毛麟角, 但一厘米宽的花篮竹篾,显然要容易多了。

一旦竹编厂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订单, 那竹编厂内数量最多的底层员工的工作就岌岌可危。

客户是工厂的生命。

竹编厂与J国客户签订的合约,只能支持到年底。

在失去订单之前, 竹编厂还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好单位,一旦失去订单, 厂子瞬间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竹编厂的领导并不确定大花拿过来的竹编样品, 是否能打动客户, 让竹编厂重新获得基础订单。

但此刻背负沉重压力的他们, 已经无力瞻前顾后, 顾虑太多。

他们拿到样品之后, 就给客户在省城的办事处打了电话。

J国的商人在华国当然不止收购竹篮竹刀的项目。他们一直是资源匮乏的国家,初入华国,看着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当然秉持着能捞回去就捞回去的作风。

在竹编厂领导忐忑的等待中,那边办事处的J国员工,在请示了上司之后,很快给予回应。

竹编厂将样品寄到省城后,对方办事处很快给予答复,不日即将安排人员来竹编厂考察新样品的生产。

这一消息,给内心七上八下的竹编厂领导打了一针强心剂。被人撬走的客户再回来,厂子里的订单就有希望。

而从这番变化中,他们对待产品的观念似乎发生了改变。

在省城客户到来之前,厂里还特意组织了厂里的骨干,研究新的产品类型,希望能获得更多被客户看中的产品。

这本来应该是厂子拓展客户最本质的能力,但这一时期许多生产企业在计划体制的管理下,不思进取,经历这番打击,才幡然醒悟。

与县城里其他工厂相比,竹编厂这个集体合作制的厂子,还算是最早掉头,及时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变化。

而县城里其他国有企业,依然还沉浸在过往的荣光中。

在未来的十年里,伴随着外地市场的介入,类似制鞋厂,酱油厂,酒厂,造纸厂之类的集体制工厂,很快就会在大浪潮下纷纷倒闭,导致体制内大量工人下岗。

竹编厂的领导班子思路转变了,但受限于教育背景,时代眼光,传统审美,后续研究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

但无论如何,随着新一批竹编礼盒订单确定,合约达成,竹编厂和凤城县政府的领导,总算松了口气。

事情尘埃落定,竹编厂领导还特意跑了一趟明霞家里,把这次大花的奖金和福利送过来。

东西给的多,奖金也不吝啬,厂里的领导再次很诚恳地请求明霞,让大花到厂里上班,再不行的话,多花点时间帮厂子里研究研究新产品。

明霞自然不肯应这件事,但该收的东西也没有推辞,这是大花一番心血得来的回报,拿得理直气壮。

——

——

竹编厂重新拿到了新订单,竹编厂工人起伏波动的情绪,也在忙碌中稳定下来。

明霞一家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什么不一样,但确实又有些不同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