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琼枝(199)

关于这楚氏和离的事情,当初在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陶雅姝自然也有所耳闻。

一个出身不高的商贾庶女,能毅然抛弃经营八年鸡肋般的婚姻,从头做起,凭本事去官宦人家当差,赚钱吃饭,甚至以二十四的“高龄”入女学读书……

在陶雅姝看来,这楚氏简直是将自己这辈子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做了个遍!

这是何等恣意且精彩的人生?

再过两个月,她就要入宫了,以后抬头能看的就是那么巴掌大的一小块天……

在那之前,陶雅姝真希望自己能像楚氏那样随心秉性地活一遭。

也许就因为怀揣这样不可言说的艳羡,所以她才会对楚氏多几分和善与不自觉的亲近吧?

给楚氏一张请柬,其实就是让教人心累的雅集上,多一个自己不太讨厌的人罢了!

陶雅姝想到这,继续默默擦着琴弦,然后闭眼开始弹奏曲子。

陛下最喜音律,家里的教养嬷嬷让她练熟这几首曲目。

她的生活,永远不会像楚氏的日子那么颠簸而充满变数。大抵就是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一步一步走到她该站立的位置上,一言一行,如规矩折尺,端雅有度,最后成为史书里大加赞誉的那么几行字……

楚琳琅虽然得了请柬,却咬不准自己到底该不该参加。

她觉得这事还是问问司徒晟才更稳妥些。

听楚琳琅这么一说,他倒是抬头看了楚琳琅一眼,语调平平道:“你可知这次雅集的主理人是谁?”

楚琳琅也略做了些功课,便道:“好像是陶雅姝的四姑姑吧?听说她是位带发修行的居士,法号‘忘尘’,是京城有名的居士,还结交了许多高僧隐士,名流画匠。”

说完这句后,楚琳琅发现对面男人脸上嘲讽的笑意明显加深。

她最善体察人之心思,想到司徒大人最近似乎跟陶公闹得很不愉快,连忙道:“也不是非去不可,我将请帖送还就是。”

“不必,京城拢共就这么大,迟早碰到的,我那天无事,陪着你一起去吧。”

他说这话,与其是说服琳琅,更像是说服自己。总之,司徒晟改了主意,决定陪着琳琅去一趟。

到了雅集的那日,司徒晟果然放下了手头的事务,身穿便服,陪着特意打扮了一番的楚琳琅前往。

这次雅集的规模较之以往,低调了许多,并未包下城中的大园,而是设在了京郊一处私人修建的园中。

这次雅集做东的人,乃是陶公最小的四姑娘陶慧茹,这处园子,也是她的私人宅院。

楚琳琅在来之前,也在同窗中略略做了些功课。

这位四姑娘的经历颇为坎坷,她当年乃是容貌冠盖京华的一代娇宠明珠,也是陶皇后最小的嫡亲妹妹。

那时陶家与大将军杨家算是世代交好的人家。

那个降将杨毅也还是将门虎子。只不过他在岭南戍守时,隐瞒了自己是将军之子的身份,以平民子弟入营磨炼。结果私定终身,娶了当地一户地主温家的女儿为妻。

后来他带着妻子归京,自然是糟了杨老将军的斥骂。毕竟杨毅和陶慧茹小时,两家人就商定,要结下娃娃之亲。

结果浑小子去了一趟岭南,居然不声不响地娶了个媳妇回来,而且回来时,那温氏已经大了肚子。这让杨老将军如何面对陶家?

幸好两家也只是私下协商,儿女不懂事,就只能作罢。

可是这样的波折前尘,倒是不影响这位陶四姑娘后来与杨毅的妻子温氏结成感情交好的闺中密友。

只是造化弄人,后来杨毅的妻子生下一个病弱的儿子后,得了见不得人的恶疾,温家自请了和离书,接了女儿离开了杨家。自此杨毅恢复了单身,而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子也被常年在外戍守的杨老将军接走了。

而杨毅在不久之后,又再续前尘,娶了这个陶慧茹为妻。

只可惜婚后不久,杨家人就接二连三上了战场,再然后就是举国震惊的负水战败。

而陶家人早就得了消息,就在杨毅投敌的消息还没传入京城时,陶家国公就逼迫陶慧茹写下了绝义书,与杨毅断绝了姻缘关系,就连她和杨毅襁褓里的儿子杨赞也改了姓,跟从母性姓了陶,改名陶赞,入了陶家的族谱。

陛下还算是给自己的岳丈陶家面子,在杨家满门里,独独轻放了这对母子。

按照陶家原来的意思,是希望这个女儿能够改嫁的。

可惜陶慧茹是家里最小的,骄养惯了,原本的性子就不是大姐姐那么端雅恭顺。

许是受了丈夫投敌蒙羞的刺激,她当着父母的面剪了头发,表示自己从此出家为修行人,抵死也不改嫁。

狂上加狂小说推荐: